从去年9月份到今年9月份一年之间,考取了金融行业的三个证:证券、基金、期货,这三证的从业考试有个共同特点:都是考两科,一科为基础知识,一科为法律法规;
两科成绩均达到60分即视为通过考试并可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考取这三个证,无一例外,都是一次考两科,一次通过,分数也很固定都在70分左右。没有擦边,也不算高分。
这几门考试都是入门级别的考试,在行业内水准不高,但若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则必须通过这些考试。
或许有人会觉得考这么多证,有考证狂魔之嫌。
考证的起源一方面是来源于我自己对这个行业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跟我的工作有些许关联。没有目的,自然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做。
你对一个行业是不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其实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途径就是通过试题验证。如果你没有实际的行业从业经验,就只能通过书本知识、向业内人士请教、网络资料等途径进行学习。这是入门最简单快速的方式,而考试则是对你是否入门的一个检验。存在皆有理,如果考证没意义。那是不是得对各行各业的考证机制予以质疑?没有想出更科学合理的机制出来之前,就保留意见吧。
但,不能为了考证而考证。不能盲目跟风,看着别人都在考,反正自己无聊有的是时间也就跟着考。其实,进入社会的时间越长,越发觉得时间的重要、紧迫。把时间花在漫无目的的事情上,就太浪费啦。
考完这些证,不说对整个金融体系有非常深入的理解,毕竟没有实战经验。但对金融行业的整体架构是有了初步认识的。没考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证券到底是指什么,也不知道A股B股的概念,更不知道什么是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不知道深交所、上交所;不知道股票和期货交易制度的区别,不知道里面各种风控规则,更不知道证券、基金、期货、期权之间的关联。
当然,金融体系之庞大,每个细小分支深入下去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分支与分支之间更是交叉相错,互相关联。这些岂是考几个证就能看清全貌的。
看了书,查了资料,考了证,这些都完成了,但依然觉得自己是悬在半空中。一方面,看书依然不够透彻、广泛。另一方面,对行业的深刻体会和理解,光看书是得不来的吧。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便是我考证之后觉得不足仍需继续完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