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跟孩子一起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心中隐约升腾起了一股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但也转瞬即逝。心已经被城市同化了,放不下俗世种种,念头也终归是念头。
在这样一个焦躁的时代,每天绞尽脑汁的去拼凑自己的碎片时间——上课、看书、看电影、听音频……发现手机没电、网速太慢就感觉无所适从,奴化我们的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也没时间去想,我还要马不停蹄地“精进”呢。读书是拯救井底之蛙的不二法门。今天翻完了这本《把日子过成诗》,放下书,好悲怆。像一个疲惫至极的行者,忽然停下脚步回望来时路,茫茫然的感觉。
在自己的生活中永远都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这本书让我走进终南山,走进祥子的世界,看她拍的照片,看她在春天繁花盛开的樱桃树下烧水吃茶;看她在夏天的池塘边手捧一把白莲;看她在秋天提着篮子弯着腰在林间捡核桃板栗;看她在冬天的雪地上双手合十,虔诚祈祷。
书中没有美化山居生活,祥子坦然的诉说自己一个人整修破茅棚、扎篱笆、开荒地弄的满手血泡;种菜都要跟农民一点点的学习;没水没电的晚上早早关门点蜡,曾经被恐惧包围。她说山居生活是一种选择,并没有刻意归隐,真是个坦荡的女子。有几篇是她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回顾。从小被母亲冷落;被外出打工的父母寄养在别人家而孤寂苦楚;学生时代的不合群让她像一个毛毛虫一样,感觉活着就是一个笑话,甚至一度想结束生命。还好她挺过去了,她在自己织的茧里蓄势待发,最终从那里突围,活出了内心的自己——成了一位自由人像摄影师。
我应该是在某一次刷豆瓣时见过她的接拍广告:只拍女孩。当时扫了一眼,只觉这个摄影师好有个性。看了她的书更加发觉她是一个难得的活出自己的奇女子。
她是90后,却有一颗老灵魂,还曾在印度禅修一个月。书中除了真诚坦率的内心想法,就是一些质朴而发人深省的慧语。一个人的修养不在年龄,而在灵魂,也许祥子的个性与她的童年有关,但如今看来那一切都是她抵达内在智慧的试炼石,是她自己的九九八十一难。越走越豁达,越走越顺遂。
人的生活方式有三种:要么逃跑、要么旁观,要么去碰撞。从祥子的书中,我全都看到了。
那么,我自己呢?也许我一直在逃跑,在逃避内心最想做的事,逃避最真实的自己,我害怕面对内在小孩,我怕我没有能力做自己。我要一直这样过一生吗?如若此刻我垂垂老矣,马上要不久人世,那么我会不会欣慰的闭上眼睛?
不会。当知道世界的广袤无垠,却曾没有亲自踏足;当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却曾没有去打磨专业能力;当我的儿孙绕膝,我却拿不出骄傲的谈资却只会倚老卖老的吹牛——我一定会嚎啕大哭的。
灵修群里的小伙伴说每个人在出生前都有一个计划,我们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如果此生未完成这个使命,那灵魂会伺机再次为人,继续奔赴使命。记得《西藏生死书》中提到所谓轮回是一次次的重复,高人都去追求涅槃。
世间无难事,只要想做就会找到一万种方法;但如果不想做,也会找到一万个借口。
《与神对话》告诉我们,一切的迷思的答案都早已存在我们的心里。是时候面对内在的自己了,无论在城市还是在田园,可以从每天的静坐冥想开始。
祥子说:如果有一天,你感慨自己的碌碌无为,一定是因为你没有努力让自己活得丰盛。
谢谢你,田园姑娘,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