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民间传说故事
话说清朝末年,胶东大涝,数万良田一夜之间皆被水淹没,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纷纷到山上的胡大仙庙里烧香祭拜。
说来也怪,只过了一夜,这大水竟神奇退散。百姓纷纷赞叹胡大仙神通广大,自发捐款扩建胡大仙庙。
您要问了,胡大仙为何许人也?这说来可就话长了,传说这胡大仙是天上神仙下凡。说起关于他的故事,那在民间那更是广为流传。但咱今天要说的,还是大家最津津乐道的,胡大仙和桃林的故事!
这胡大仙姓胡名阳,传说在他母亲分娩之前正巧赶在大雨天,又正巧有两位将军骑马路过,这两位将军见这大雨滂沱,不便赶路,就只好下马到胡家一避,但怕惊扰了主人就没有进屋,只是站在了门口的屋檐之下。
仅过一会,就听到屋里传来一阵婴儿啼哭声,又过了一会听到屋里的男主人大喊:“生了!是男孩!”
胡家男主人欲到镇上报喜,出门时才发现有两位将军站在门口。
胡家男主大惊失色,以为怠慢了两位将军,可谁知这两位将军非但没有生气,还拱手道喜,男主赶紧进屋为两位将军端水,借这端水的空档,其中一位将军感慨道:“这孩子,出生的时候有你我二人在此把门守关,将来必成大器啊!”
这另一将军也赞成道:“对啊!真是太巧了!”
胡家男主端水前来时,雨已经小了很多,两位将军打算继续赶路,却被男主留住,道:“两位将军且慢,方才不知将军远道而来,有失远迎,实在是罪过,两位将军不如在寒舍用过午饭再走?”
一位将军拱手道谢,道:“我等军务在身,实在不能久留,喝完这水,我们就继续赶路。”
男主人赶紧跑回屋,把刚刚出生的孩子抱出来,对两位将军说:“两位将军,在下姓胡,我这儿子今天刚刚出生,还没有名字,既然两位将军能有缘来到寒舍避雨,不如请两位将军为我这儿子取一个名字如何?”
一位将军思考片刻,抬头看了看天,发现这时已经雨后初晴,便道:“不如,就叫胡阳如何?”
胡家男主思考片刻,道:“好!胡阳好!”说完低头看着在襁褓中的胡阳,胡阳也开心的笑了。
有道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这胡阳就到了而立之年,此时的他已经结婚生子,依旧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个道士路过他的家门口,看到正在院子里扫地的他,便对他说:“贫道看善人全身有金光笼罩,定是天神下凡,只可惜在田间多年,实属浪费,倒不如与贫道前去修行,日后定成大器,造福万物。”
这道士的话深深地打动了胡阳,在那天晚上他义无反顾的踏上了修行的道路。在胡阳准备离开家的时候,他的妻子一手抱着年幼的儿子,一手拽着他的衣襟,泪流满面的说:“家里还有两亩良田,孩子尚年幼,你就这么走了家怎么办。”
胡阳哪里听得进妻子的劝告,他心里想的已经不是一家而是千万家,不是一方水土而是天下苍生。他只留下了一句话:“如果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就到东面一百里外,寻鹤山山顶的上清观找我。”
那天晚上,在那凄惨的月光下,只留下了胡阳妻子声嘶力竭的呐喊。
又说这旧一年去新一年来,十多年已经过去了,转眼间人间变了模样。
胡阳走时,他的儿子还是刚刚出生的婴儿,转眼间已变成了十又三年的少年。可惜少年生不逢时,在他十三岁这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罕见的大旱席卷了半个中国。
这年庄稼颗粒无收,家里也终于揭不开锅了,这祸不单行,胡阳的妻子又病倒了,一筹莫展的她决定让少年去寻鹤山找他那已经离开了十三年的父亲。
少年一早离开了家,朝着东方走了几十里路,眼见头顶的太阳要荡秋千似的荡到另一边了,还没见到什么寻鹤山,又往前走了一会,一条大河横在了少年的眼前,大河好像是从天上来的一样,两边望不到头,河上又没有桥,少年又不识水性,怎么过河可难坏了他。眼见着天色渐晚,他急得直跺脚。就在这个时候一条船从远处划了过来,他赶紧招手,好像是遇到了救星一样。
总算是在天黑之前过了河,在临走之前他问船夫道:“大爷,再跟您打听个事,寻鹤还要走多远才到啊?”
只见这大爷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旱烟来吃了一口,闭着眼满不在乎地说:“从这往东,闭着眼低着头,走十步就到了。”
少年听这话怪啊,换谁谁都觉得怪。少年觉得这老头估计是个疯子,要不就是在取笑他,于是他生气的问:“什么?你这老头怎么净胡说,我好心问你路你却在取笑我。”
“你爱信不信。你爱走不走。”船夫说完了这句话撑着船走了。
看着船夫那么认真的样子,少年心里也在犯嘀咕,闭眼低头走十步?要不走走试试,反正才十步。少年犹豫了一会,照着船夫说的那样,闭着眼低着头就走了十步,一抬头却发现面前有块巨石,上面写着三个大字,正是“寻鹤山”。
这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可是等少年向后一转,却发现那条大河已经不见了,这可真是奇哉怪也。
不过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父亲了,少年心里是异常的激动,他哪管什么奇事怪事。一口气就跑到了山顶的上清观。可他没想到的是,当他走到上清观的时候,为他开门的却是一个老道士。
这老道看起来已经年过古稀,但是容光焕发,用鹤发童颜来形容也是不为过。
这个时候少年心里就想了,我父亲离家的时候不过三十多,这才过去十多年,想必这肯定不是父亲了,于是他对老道说:“我是胡阳的儿子,今年闹大旱,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就遵照父亲之前说的来这里找他,敢问师父,我父亲在哪里啊?”
老道眯着眼,上下打量了少年一番,微微一笑,道:“令尊今晚下山做法事去了,现在天色已晚,你在这里先住上一宿,等明早你就可以看到他了。”
少年就这样住进了道观,本以为第二天 一早就可以看到久别已久的父亲了,可是等到了第二天晌午了,他还没有见到父亲。这少年就等急了,他找到老道询问父亲的消息,可是老道却给了他一根扁担和两个箩筐。两个箩筐被布盖的严严实实,根本看不出来里面装了什么。
老道对少年说:“你父亲今早回来了,他叫我把这两筐东西给你,你带着这两筐东西回家吧。记住,不到家千万不要把布掀开。”
少年很不解地问到:“为什么?他不想见我吗?他给了我什么?”
谁知老道又微微一笑,道:“他已经见过你了。这里面装了什么,是天机,不可泄露。”
“什么?见到了!他这是什么意思,家里都揭不开锅了,我娘病了还在床上躺着!他说他修道是为了世间万物,为什么就不能回去看看家里变成什么样了!他就这样把家给扔了,他还是个人吗!”少年愤怒地吼道,愤怒中还带着点哭腔,就这话,谁听了都难免有些难受。
可这老道听完了他说的这些话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转身回到了屋里。少年无奈的看着这两个箩筐,狠狠地在地上跺了一脚又吐了口唾沫,挑起扁担下山了。
你说奇不奇怪,他一下山就碰到了那条阻拦过他的大河。看着这条大河,少年的气是不打一处来,他对着河一通大骂,骂的人当然就是他爹,骂完了还不忘往河里扔几块石子,就当是打在了他爹身上。
这时又有一条小船划了过来,不过撑船的船夫却不是来的时候为他撑船的那个船夫了,船夫看到了少年,招呼道:“喂!你上船吗?”
“上!”
少年就这样扛着两个箩筐上了船,与之前的船夫不同的是,这个船夫温柔了许多,他问起少年刚才为什么在河边那样生气,少年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股脑全告诉了船夫,哪知道船夫一脸惊讶的对少年道:“这条河叫通天河,河上只有我一个撑船的,这河离着寻鹤山也有三十里地,怎么可能走十步就到了,再说那个上清观也只有一个道士,那一个道士也不过四十多岁的样子,哪里来的鹤发童颜的老道士啊!”
少年听了船夫的话大吃一惊,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那个船夫和老道都是父亲变化的,从通天河到寻鹤山这段路也是父亲用叠路法叠的。
您问什么叫叠路法?叠路法就是用法术把几十里长的路给叠成几米的路,这法术能让你一步就迈到天边。
可是少年还是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
等船靠岸后他越来越好奇父亲到底给他了什么,就不顾父亲的嘱咐,掀开了布。却发现这两个箩筐里一个箩筐装着甘薯叶,一个箩筐装着桃子,而甘薯叶却都已经发臭了。
“好啊你个胡阳,家里有难你不帮,就给家里带这么点东西,这也就算了,给我的甘薯叶还是坏得发臭的。”少年一气之下端起箩筐就把一筐坏得发臭的甘薯叶倒进了通天河里,看着甘薯叶被水冲走他心里倒是痛快了一点。
他本想连着箩筐一块扔了,但是看了看箩筐还编的挺结实,心里觉得不舍,拿回家装东西也好,于是他挑着一筐桃子和一个空筐继续上路。
又走了几十里路,少年感觉饥渴难耐,才发觉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他看了看四周全是荒地,没有人烟,他干脆就坐在地上准备吃那一筐桃子,可当他拿起桃子时心里却全是疑问,桃子怎么也烂了,刚才在河边不是都好好地吗?
少年顿时火冒三丈,心想这一定又是他爹在搞鬼,一气之下就把桃子倒了一地,他发现坏的桃子里还有四五个是好的。少年把好的桃子捡起来,挑了两个吃,吃完把桃核往地上一吐,他又想起了家里卧病在床的母亲,于是把剩下的几个桃装在了箩筐里继续赶路,天色已晚,他一边走一边骂,骂了一路总算是回到了家里。
推开门进家,卧病在床的母亲看到了少年一个人回来了,心里那是说不出的难受,但是她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无奈地吃下了胡阳给的桃子,又一件怪事发生了,吃完桃子的母亲病却立刻就好了,能下床走路了。
少年这下子反映过来了,原来他爹给他的是一筐仙桃啊!他赶紧端起箩筐,仔细的找着,总想着还能从里面找出些什么。
果然,装过甘薯叶的箩筐里还有两根夹在缝里的甘薯叶,少年小心翼翼地把那两片甘薯叶拿出来捧在手上,两根坏的发臭的甘薯叶却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着金光,少年这才发现自己捧在手上的这不是两根金条吗!少年愣住了,母亲心里咯噔一下,顿时痛哭流涕,瘫倒在地上。
第二天一大早少年就跑去了他扔桃子的那个地方,却发现原本寸草不生的荒地上竟然在一夜之间长出了一片桃林,每一棵桃树都枝繁叶茂。路过的人都摘下桃子来止渴,所有的人都称赞这里的桃子又大又甜。
打那个时候起,胶东就再也没有闹过旱灾,传说中的那片桃林还在那里,不过结出来的桃子已经不是仙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