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半个多月的CEO-03课感受,突然不知道写什么。又听了一遍,在心里复述了复述,得出以下心得,突然间觉得不内耗了。
为什么要拔高视野
找导师
开篇讲了一系列视野不断被拔高的图画,先是一个红色的山,实际是一只鸡冠,而这只鸡又在一只明信片里,明信片在一个邮差的手里送到海滩上的一个人,而这幅画面又在一个电视里,又在一个城市里,在一个地球上。从宇宙外太空来看,地球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视野的拔高,可以让我们看清楚未来的方向,减少试错成本。当视野低的时候,我们会不断的试错,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各个方向到处走。而当视野拔高,站在高处,坐上飞机,只要有目标,就会发现方向很清楚。不管怎么样,还是得有一个目标,否则,无论是在低处,还是高处,都不管用。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这也是以终为始的意思。
而价值积累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原地踏步,焦虑,空转,慵懒,羡慕他人却没有投入。明明我在学习、输入,明明在进步之中啊,怎么是原地踏步了?而我竟然这里理解有问题,也没有问老师。多思考几遍,发现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这就是原地踏步,表面看着在学习,实际上问题没有解决问题,这不还在原地踏步嘛。而跳离条件就是激发热情,找导师,导师就是那个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人,借助导师的高视野,减少试错。
刚需决定自我驱动力
李笑来老师最新的文章《什么决定你的自我驱动力》,里面说到很多人学了十几年英语,依然不会用,那是因为用英语不是刚需。而学好英语的,那是把用英语当成了一种刚需,比如笑来老师坚持看英文原版书,就不得不提高英语,好让自己的大脑吃饱英文原版书籍带来的营养。简言之,刚需决定你的自我驱动力。
在二十多年的学生时代,最不会的就是问问题,见了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所以不会的依旧不会,靠自己的努力研究提升的有限,所以分数一直很稳定,没有突飞猛进的进步,没有做到第一名。而另外一些人就是牛,比如我那个高考第一名的同学,因为做到第一、做到最好,对他来说是刚需,不做到第一,不做到最好,就会格外的难受。
而牛人做到以下三点:有做第一的执念,有过第一的经验,有过多次第一的经验和总结。——李笑来
让我们想一想什么技能是一直想学好,却还未成功的呢?我的是形象美学顾问,简单就是穿衣搭配的能力。令我欣喜的是,我突然发现自己会问问题了,应该说知道了自己的差距,知道了做到什么会让自己成功,会让自己成为第一。
自我驱动力是刚需,那需求越刚,学得越快、学得越好……甚至,没学会,没学好的时候,也要“凑合着用”,然后“用着用着就真的用熟练了”——想想看,这是不是最重要、最本质的根源?——李笑来
我的刚需是让自己和两个女儿穿的美美,让我们有点美学修养,从土包子进化到有生活品质。
怎么应用以终为始?
我们做成某件事,第一步是头脑构思和智力创造,这叫以终为始。第二步是要事优先,付诸实践,创造出来。
富人思维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二个习惯是以终为始,观思维,看行为,收获成果。思维决定着一切。富人思维是Be Do Have,先明确身份,确定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再去做事。而穷人思维,通常是等我有钱了再去旅行,有钱了再去理财。一般人找工作,家里有某个亲戚是某单位的领导,然后发现家族里一帮人都在这个单位系统工作。都是看有什么资源,就做什么工作。
日常应用PORT模型
PORT模型,Purpose目的,gOal目标,Result成果,Task任务。日常生活,除了问为什么做这件事,目标是什么,再多问一句,有哪些成果要产出来,这个成果就是“终”。
基于生命周期的人生战略
战略是做什么,不做什么的标准。生命周期如果按七年是一辈子来说,有十几辈子呢。我接下来会探索自己的定位、身份,信念,原则,价值观(参见),核心竞争力,个人品牌等,再确定自己的抓手方向,投入时间金钱精力等资源。
即将阅读书目《Principle原则》《定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