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昨天连续两天的暴雨,给家乡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灾难。尤为突出的是老家山后面一处山体滑坡,导致了十数人的伤亡,很是惨烈。
从小在山区长大,山体滑坡是不陌生的现象,但一直没有认真去思考过。十多年前,受湖南某单位委托,设计一个山洪预警系统的时候,查看了一些关于山洪预警的资料,顺便看了一些关于山体滑坡的资料。记得当时的印象是对此没有有效的预测手段和方法,比较约定俗成的方法是进行调查,在地图上画出重点危险区域,进行监测,有些是利用观察地表移位来进行判断,更多的是只能做看到刚开始发生山洪暴发或滑坡裂缝的时候通过高音喇叭进行预警通知,尽量减少损失。
十多年过去了,就在这次强降雨过程中,老家多出发生了山体滑坡,规模有大有小。以前认为植被遭到破坏是山体滑坡的重要诱因。只要封山育林做好了,不乱砍伐,山体滑坡就不会那么容易出现了,而最近些年来,老家的植被保护是做得相当不错的,但是这次依然山体滑坡现象非常普遍,造成的损失很大。不由得我有了想要了解更清楚的强烈念头。
山体滑坡的成因,包括滑坡的勘测,在网上查到了不少资料。基本上一致的认为是长时间降雨,加上短时间的强降雨,导致山体滑坡。(地震或其他人工活动导致的这里我就不去想了)
因此,我想,长时间的降雨,我们现在的气象水平是完全可以预测预报的了,卫星云图的分析,气压的计算和演算,可以给我们的区域气候预报提高较为准确的依据。而且,建设雨量监测站,也不是需要太高成本的一件事情。就目前的技术而言,雨量监测站应该不再是十多年前了解的那样原始,应该是可以数据实时上传,太阳能供电也不是有技术门槛的事情了。(回想起三年前,想要调九折仑气象站的一个气温和降雨数据的时候,当时候废了不少周折,拿到的数据却并不是太理想)但是我们目前的雨量监测、水文监测的布点应该还大有可为。
短时间的强降雨,根据查找到的各种资料和论文显示,具有多种成因。就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的地区而言,陡峭的山势,本身会对气压形成影响,导致山区的降雨量更为集中。本次降雨,沩山就出现了单日降雨量远远大于宁乡境内其他地方,我大胆臆测,应该与沩山的海拔较高有一定的关系。
长时间的降雨也好,短时间的强降雨也好,两者都是导致山体滑坡的诱因,而滑坡的本体——山体的状态,是形成灾害的最本原的基础。
生活经验和文献都告诉我,石山的山体滑坡比较少见,土山的山体滑坡很常见。很容易理解,土山在长时间降雨导致地下水浸泡,容易发生滑动,强降雨的水流冲击,导致原本稳定的山体状态发生错位移动。文献提出的是两个因子,下滑力和角度。我想那并不重要,怎么预防或者识别出山体会达到这个状态呢?
用空间遥感卫星来探测地表的地质构造不知道是否可行,我没办法了解。通过查找资料,探地雷达应该是一个可行的技术手段。资料表明,有探地雷达可探地表深度15米,探测效率每小时10~20公里。我想,要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地表地层探测,并将数据用三维建模,得出重点危险地带,应该不是做不到的事情。比起十多年前所了解的,用调查法,应该是更为准确,更为可行。
因此,第一步,在地理信息系统上,画出山体滑坡大体危险区域,用探地雷达或其他技术相结合,对相关区域进行探测建模,标注特别危险区域。
第二步,在特别危险区域,在地表进行水处理。长时间降雨会导致危险区域的土层状态发生变化。那么假如我们提前在该区域的地表,修建水沟进行流水引导,种植根茎发达的乔木,进行土层结构改变,是否会改善这个情况,预防滑坡条件发生呢?这次灾害,了解到多数滑坡的植被是竹林。按照我的理解,竹林的根茎长得不深,更多是横向成块,并没有纵向改变土层结构,不会发生根茎牵连。在地表适当修建毛细网状水沟,应该可以改善。
第三步,长时间降雨情况发生的时候,雨量监测数据应自动进行报警,提醒重点危险区域进行主动探测/观察,如果主动探测/观察发现有可能的险情,应当自主进行预防应对。
第四步,突然的强降雨到来的时候,应该紧急广播通知重点危险区域,尤其是已有主动检测发现险情的地方进行撤离。
还有一点我想也需要记录的,本次老家的山体滑坡的伤亡惨烈,有一个值得总结的重大教训,就是救援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山体滑坡的救援第一个步骤应该是先观察是否会发生二次滑坡,逃离滑坡的时候应该是垂直角度逃跑,救援人员凭着热情和自发行为救援,在二次滑坡三次滑坡到来的时候,避险不及,造成了原本没有那么大损失的更大损失,不得不说非常令人痛心。而这种现象的避免,需要平时政府组织应急救灾的科普、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