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高兴,你我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遇
参加JUDY‘s 公众号训练营的第一篇
Part 1:远嫁
远嫁,是爱情里埋下的劫,给那些无畏的女子。
前几天,看到一种说法“远嫁的姑娘怕过年”,一瞬间心头涌动着一股难以言表的心疼,“姑娘大了不中留”,养大成人,送她走上人生舞台,去担起一个个角色,成也如此,败也如此,在父亲交出女儿双手的瞬间,已完成使命的交接。
而那些远嫁的姑娘,更是成为父母心头的一抹惆怅,想你,在千万里之外,怨你,是心头之爱。就有人说不要远嫁,不然你会后悔等等.....
可是人生,何不是一个个后悔堆砌的台阶踩着向前,后悔考试前没有看那道题,后悔上学时没有一场纯粹的恋爱,后悔没有和初恋好好的告别.....。
所有后悔背后都有一股终生也逃脱不了的力量,即便重来千万遍,依旧那样的方式去赴约,这就是人性。
就像有人总可以义无反顾,而又有人喜欢左思右想,这真的无谓好坏对错。
我对于远嫁的理解是:体会不了其中的好,就没有资格点评其中的坏。
Part 2:歉疚
“因为爱,我毫无退路的往前走,同样因为爱,背负着一生的歉疚”。
①
这是一个远嫁他乡的姑娘跟我说的话,跟随她的记忆,回到16年前,2002,小苏高考并不理想,倔强的她拒绝了复读,去了南方一个城市读专科。在6个月只身一人的生活后,她遇上了他,在他的城市。他真的很优秀,她这样说。
三年的专科生活,他带着自己一路前进,她参加了各种考试,他带她去旅行了6个城市,他带她加入学生会和各个社团,带她走遍那个城市的角角落落,她说“生命中太多他的烙印”。
后来他们都参加了升本考试,然后小苏一直读研,而他开始创业,因为专业一样,小苏毕业也就加入了这个创业公司,两人干的风生水起。
意外的怀孕成为这场远嫁的催化剂,她说自己永远像个愚笨的战士,接收着生命给于的一个个重任。
她说“讲真的,无怨无悔,以这样的方式遇到一个人,我只好这般自私”。
出嫁那天,父母来到这个城市,不知是嫁女的难过还是地域差别太大,导致水土不服,父亲别过头去说“这个地方,我永远也不会来了”,她莞尔一笑,她怎会不清楚爱她如命的爸爸心里一直有一份万分纠结着的怨。
那一刻,她暗自想“爸爸,该给的爱不会少,用我的方式”。
现在她每一年都会有一个月的时间生活在父母的身边,到目前为止,小苏一家在自己父母家过了两次年,她说这样的节奏,她已经习惯了。当问道对于远嫁怎么看时,她说,如果嫁的人不错,这没有错,都是为了爱,她用这份内疚换取一辈子的相守,她说值了。
选择远嫁的姑娘一般都有着倔强的性格,勇敢、坚持而独立,这难道不像很多姑娘理想的样子吗?
显而易见的是,她们内疚背后都有一份爱,使得她们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集中一块时间高质量的陪在父母的身边。而有那么多的姑娘,不是“远嫁”而甚于“远嫁”。
Part 3:心理远嫁
千万里的远嫁不怕,怕的是我们心理上的远嫁。
②
她,嫁在离父母很近的城市,大约1个小时的车程,她有车。在未婚时,她会选择过年去旅游,她说“过年回家,被问问叨叨的,灵魂和身体得有个在路上”,就这样,她走过了好几个城市,游过了好几个国家。
后来,她结婚了,老公在国外工作,所以她在春节和婆婆、公公去老公工作的地方过了年。用她的话说,父母还年轻,有姐姐、弟弟呢?就这样,结婚的第二年,她有了孩子,她说孩子太小,而回家太冷,妈妈说“先照顾孩子”。
1小时之隔,6年没有回家过年,我没有声讨她的意思,是的,她每年都会买很多当地特产寄回家。也经常和爸妈视频聊天,经常买些补品寄给爸妈,我只想说,她代表着一类人,她从不怕年,因为她在心理已“远嫁”。
③
她,本不是一个远嫁的姑娘,但是跟着老公从最西边来到了最东边,她是一个独生女,又是一个为爱赴汤蹈火的姑娘。后来生了孩子,因为担心保姆照顾不好,又担心和婆婆相处不来,妈妈就过来照顾她和孩子,爸爸一人在家。
每天吃着熟悉的饭菜,生了孩子依旧可以出去和朋友们吃喝玩乐,因为有妈妈在。一次她和老公吵架,甚至涉及原则性的问题,她假装着一切如常,但一个母亲总是极度敏锐,在知道了一切后,强忍着的妈妈关在屋里大哭。她说,她也很心疼,但孩子还小。
Part 4:父母的谎言
心理的远嫁犹如乱花渐欲,让人迷失在一个个借口里,是送不出的爱和抵达不了的心。
我们从小就沉浸在父母的“谎言”里不肯动脑,她说“我没事,感冒而已”我们信了,她说“我没事,不小心拨过去的,我也去忙了,你快忙吧”我们信了。
就这样,父母习惯了“说谎”,而我们也愈发贪婪,匆匆的看望总有些完任务式的自嗨,嗨到她想为我们做点什么都没有机会。
④
说完这些,让我想起了去年的暑假,奶奶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了几种菜,因为没有任何的农药,她说等着姑姑他们来的时候再摘,她算着外孙啥时候会放假,不怎么会用手机的她经常检查手机是不是在充电状态,她说怕错过电话,这句话背后我知道那句没有说出的话,不过就是她的孩子什么时候回来。
她每天看着黄瓜、茄子、青椒,为了不打药,不定期的会去检查有没有虫子,总忍不住唠叨“这黄瓜 再两天就好老了”,有一天下大雨,熟透的菜被大雨打在地上,她这才开始自己做着吃。
终于,姑姑几天后来了,她很孝顺,带着很多的肉和菜,来的时候已经晚上7点。事先没有打招呼,奶奶已经吃完饭,乍听到姑姑要来,而且5分钟就能到,我看着她在屋里转圈,留了又留菜没有了,而她没有准备。
姑姑自己动手又做了点,算是对奶奶的安慰吧,吃完饭,就匆匆的走了,第二天,奶奶就开始了一遍又一遍的唠叨。“唉,早知道下雨,我罩上个东西”“我忘了放冰箱里的......”“那天吃的那个菜都好几天了,不新鲜了,我本来只留下了些嫩的,可不新鲜了”......
Part 5:漂族父母
中老年的父母搭上孩子的快车,驶向那个被叫做梦想和希望的地方。
我们说的心理远嫁是指与父母明明很近,但却好远,本质上没有做到作为一个孩子该做的事,用比远嫁要高明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剥夺”。
身边也不乏父母跟着孩子走,有了一个洋气的名字“*漂”,适应着从没体验过的生活节奏,看着自己的孩子吵吵闹闹的生活,我们的牵一发就是ta的动全身,甚还有家里独自生活的另一半父母。
⑤
小邱有孩子后,让妈妈去给自己看一个月孩子,她隔几天就会打电话回来,每次爸爸都说“凑合着吃吧......你妈回来再说吧....”但有一天她打了好多遍,却依旧没人接,她让邻居去帮忙看看,才发现他倒在厨房,已经昏迷,经过救治,他好歹保住了命,但是偏瘫,再不能发声,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摔倒的,环顾四周,是摞着的碗,是冰凉的水,是满床的衣服,是一个个掐掉的烟头。
已经不能完整表达的他,最离奇的是不愿意让老伴靠近自己,每每靠近,他就会发出呜呜的声音,而此时眼角挂泪,却不能有只言片语。只有她懂,她说去女儿家的时候,他的血压就有些高,经常头晕。这大概就是责怪吧,如果她在身边,或许就不会倒下,而且第一时间可以接受救治吧。
所以,我们给于父母的,有时候真的远不及那些“远嫁”的姑娘,也远不止一个“年”。
Final 6
“心理远嫁”的包裹,我愿与你我无关。
我从不觉得“远嫁”要背负什么歉疚,生命的传承就是这般看起来的自私:路这头的目送,和路那头消失在人海中的远游。
咪蒙有一篇文章说“妈妈是孩子最大的备胎”,母子一场,就是一个渐行渐远的故事,我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去继续传承。没有谁比谁更伟大,也难说谁比谁自私,人性使然的事,我们最好记在心,而将故事的发展交由老天。
所谓“为了父母而....”的人应该也不止一次的嗔怪吧,与其这样的不尽兴,我赞同为爱奔走,哪怕他不是那个对的人,不经历又怎会静下来去认真生活和珍惜呢?
所以,让我们生活的有界限一点,离开父母去组建自己的家庭时,自信一点,勇敢一点,果断一点,甚至自私一点。在作为孩子的身份去和父母相处时,用心一点,坦诚一点,感恩一点。
01
将孝顺的重点放在顺上。
买东西时,我们时常友善提示“我给你的钱,不要去给你儿子”“我给你的钱要去买营养品哈”。姑娘,你这是在控制,不是孝顺,你知道吗?
孝顺的极致在于“顺”,顺他们的意,那自然是多听听他们的话,七大姑、八大姨及左邻右舍的琐事,这里面有她认为的最新鲜的东西,想要分享给你,这是爱的样子,和我们买昂贵的“保健品”一样,背后的暗语都是“我想把我认为比较好的东西给你”。
让她为自己做些她想做的事,哪怕是小时候我们喜欢的一道菜,因为长久的不一起生活,或许他们只能知道你曾经的喜欢和最爱,那就像个孩子一样去享受。从心理学上讲,这就是与根的连接,如果可以沉浸其中的体验,会让人更加有力量感,连接那份生命最初的无条件接纳和爱。
02
不要将老人分隔两地。
核心家庭永远仅限于一对夫妻及其孩子,多一个人及少一个人对彼此都是一份不舒服,既然我们选择为人父母,理应承受一些负重,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让父母来帮忙分担,对彼此的家庭都是挑战。
如果真的要这样,也要设置好时间,让老夫妻生活在一起,给他们充足的自我可支配时间。
03
不要轻信他们的话。
对于随心所欲的事,我们惯于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理由,正式一点,带着一份敬重。
往往一句“你忙吧,我也很忙,快挂了吧...”是他们抱着手机,看着我们照片,追忆那一个个长大的瞬间。
如果真的特别忙,那么就形成一个固定的时间,和他们打个电话,聊个视频,其实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忘掉借口,用心去感受。
“心理远嫁”的包裹,我希望永远不是你的。
-end-
愿我们的相遇带着温度,一起感受来自心的力量。感谢你的阅读,我是微奢一颗糖。
微奢一颗糖
应用心理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一个爱折腾的85后|积极上进爱学习
带着你的故事,
我们,同行.....
动动你的小手来个赞,也留下你的声音,逢言必回!为你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