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8:02把儿子送到学校刷卡,给老公打电话汇报,老公说,今天好快啊!
我说,送儿子上学这活儿,你给我发一百块钱的红包都不多。我这一路上是见招拆招!
儿子是一个想法多,事情多,麻烦也多的孩子。包括玩起来也是一套一套的路子。
从早上醒来,儿子就开始哼唧,说中午不想去床上睡觉,我说我给老师发信息说说这事儿,他说妈妈跟老师发信息不算,老师说了才算,不想去学校。然后又不肯穿白毛衣,因为今天有戏剧表演,老师要求穿白毛衣黑裤子,一直赖在床上不肯起来,我锅里还炒着菜,很急!跟他讲了一堆道理也听不进去,再纠缠下去,菜烧焦了也没用。
最后我说,你是在这边哼唧着,弄得自己不高兴,妈妈也不高兴呢?还是赶快起来去看动画片呢?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他小声说看动画片。赶紧穿衣起床。
早餐是饺子,他说要吃十个饺子,吃了三个,盘子里只剩四个了,他说不够,缺三个,正巧这时我蘸了一点他的豆瓣酱,他立马哭起来说他的豆瓣酱不够,我又给他加了一点,就一点点,他就说够了。
其实他就是心里不爽快,这时有一点点的不如意都会惹毛他,那就顺着他点吧!早上有个好心情很重要!道理不在这一时!
儿子吃完早餐去看动画片《海底小纵队》,要妈妈陪着看,正好妹妹不哭,那就陪着呗!看过《海底小纵队》又开始哼唧,他的贴花纸掉了,昨天掉在面包店了。我说那你可以再跟老师要一个,他说老师不会给他了。
一看就是不想去学校的样子。本来是爷爷送他上学的,我看他哼唧不想走,就问要妈妈送吗?他点头。我换了衣服,拉他出门,他也跟着走了。
我知道此刻最重要的是先出门,道理路上慢慢讲。否则等理顺了,那他这次肯定又不去上学了。
刚出门又开始说中午不想去床上睡觉。我本来想说下午放学带他去同学家玩,把他岔开的,但是没能成,他还接着说他这个事。我一想这个事也说了有两三次了,今天看来是必须给他说清楚,解决一下了,要不然下次还是会拿这个说事,不肯去上学。
我说你不去床上睡觉就呆在教室里,不能吃零食,也不能玩玩具,不能看电视,就那么傻傻地坐在那里像一个小傻瓜一样,你觉得这样好呢?还是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好呢?儿子说那还是躺床上吧。
走在路上又说贴花纸,要我去跟老师要一个。我说妈妈跟老师说是很容易的,一句话就能就可以了,但是你想不想锻炼一下自己和老师说话的能力呢?妈妈小时候也是多锻炼才敢跟老师说话的。
他没有吭声,算是默认了吧。
其实我本来想说弄丢了是他自己的事情,你要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但是我一想要是说这么空泛的话,可能他又要哼唧。还是给他一个能更好接受的方法吧。
走在路上又说要我把他送到教室去,还说门卫爷爷让进的。我说其他的小朋友都是自己进去,门口迎宾的小朋友会说,中班的小朋友还要妈妈送进教室,你是不是很不好意思呢?他想了一下说,嗯,是的。(中班要求家长送到门口,孩子自己走到教室。)
路上不知他怎么又想起笔画歌,我给他放了一遍手机上的视频。站在路边,他一边看一边照着比划,也就三分钟不到,才满意地继续走路。(正好最近他老想学写字,昨天搜到一个笔画视频,趁机给他看看)
走了一会儿又说,妈妈,我想爸爸周末不去打球,带我去游乐场玩儿。我说,那你想想看,爸爸已经和郭叔叔还有很多很多的人约好周末去打球,参加比赛的。你觉得爸爸约好的事情不去做,好不好呢?他说那还是去打球吧。
正好快到学校的时候,遇到了他的一个同学,两个人就高高兴兴的去学校了,还没到刷卡的时候,儿子就跟我说再见了。
这一路是见招拆招,100块钱的红包不多吧?
别小看送孩子上学路上的十分钟。
越来越意识到亲自送孩子上学的重要性,路上这短短的十分钟,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帮孩子梳理很多事,化解很多情绪。
孩子有情绪,不要怕。孩子有情绪,说明他是对你敞开心扉的。
其实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正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口,关键点。
从一听到他哼唧就头皮发麻,头脑大,到现在的冷静应对,我自己都感觉进步。冷静对待,不要让自己的情绪跟着孩子走,不要把自己绕进去,有意识地去保持冷静,从旁观角度,从超越情绪的高度去看待孩子的问题。
儿子从早起就开始哼唧,有情绪,我和老公说,这又是一个麻烦的早晨,老公说就顺着他吧,也不会很久的,到大班应该会好很多吧。你看今年中班已经比小班好了那么多,小班至少有1/3的时间都没有去上学,中班目前只有一次没有去,才半年都已经进步了很多,到明年大班应该会更好。还用手在我胸前比划顺气状。
每次,咱俩一个被孩子哼唧气得不行,另一个总会安慰,彼此鼓励,这一切都会过去的,孩子总会长大,总会好起来的。感谢他没有在这个时候火上浇油,比我冷静。
还有一点,跟孩子讲道理,分析事情的时候最好是边行动边讲,如果你是讲清楚了再去行动,可能你永远也讲不清楚,就算你讲得清楚,可是孩子他也转化不了,吸收不进去,如果是边行动边讲,孩子就不会那么焦虑。行动,化解焦虑。对付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行动,再行动。
比如,这次在讲道理的过程中,咱俩已经走到了学校,也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了。
感觉中班的孩子是可以讲一些道理了,不像小班时候那么执拗,听不进去。在能讲道理的情况下,把利害关系说给他听,看似把取舍权交给他,其实结果很明显。孩子一般都会选择利己的。让孩子做选择题有时比替他决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