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再好的夫妻一生中都有超过200次离婚的念头,我已走进婚姻六年多,结合身边朋友的情况,发现婚姻中中最难熬的多半是孩子出生后的头两年。
今天听完这本书,结合自己的经历,才能真实理解亲密关系四个阶段,我们所有追求追寻的都是自己小时候未被满足的期待,当你先爱自己,当你发现自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当你开始向内看,你会遇见自己的灵魂。
痛苦是开悟的根源,我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作者把亲密关系划分为四个阶段,月晕、幻灭、内省和启示。
月晕,是蜜月期,是两个人陷入到恋爱关系,双方都会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对方喜欢的样子,以博得对方的好感。
但我们却不知道,实际上我们从小到大都有很多心碎,很多未被满足的需求,我们一一把他们埋藏进了我们的潜意识,以我们的这些需求为蓝图构造出梦中情人的形象,当有一天我们遇到一个人,和我们心目中的梦中情人形象相吻合的时候,我们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对方,如果幸运得到了对方的回应,就共浴爱河了。还有的人呢,没有遇到完全匹配的,那么就会挑选一个最接近自己梦中情人形象的人,然后开始改造计划,想要把对方塑造成自己理想的样子,我们以为这样一来,我们就幸福了。
正如全世界的婚姻都存在共同的现象:通过改造将对方变成理想的样子。
不幸的是,生活的琐碎让我们对彼此都有期望,对彼此都有改造的冲动,对改造结果的失望,于是进入了幻灭期。
看似婚姻中的日常问题,其实都是潜藏在内心的需要。
一起生活后,我们会用吸引对方注意、权力斗争、报复、自我放逐等方式来想要控制对方,这跟小孩子的伎俩没什么差别,只不过大人有更多自圆其说的说法来为自己的行为和想法合理化。
可无论哪一种方式,都会让对方有压力、厌烦,乃至反抗。行为不端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只是沮丧的孩子。大人其实也是没长大的孩子。我们用争吵、冷暴力、被动攻击、情绪抽离种种方式来抗争,来想要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可对方却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因而不愿意满足我们,于是双方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
终于,彼此都觉得心累,于是有的人选择凑和过下去,毕竟婚姻就是将就嘛,但是心如死灰,不再有热情和希望;还有的人选择放弃,或者逃离(出轨、或者离婚)。相同的是,都放弃了对对方有任何期望。
他们得出了结论: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用期待铺成的。
可喜的是,有的人改变了用力的方向,从对外索求满足,转向向内探索,这就进入了内省阶段。
在这个阶段,无比艰难,要经历幻灭期的心碎,还要经历自我反省的痛苦,可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他们迎来了最好的礼物,就是他们的灵魂,而他们的亲密关系也因此获得转机,两个人进入了伙伴关系,彼此支持、彼此温暖,情比金坚,比翼双飞。
他们也会获得启示,两个人既亲密又独立,始终沐浴在爱中,他们关注的也不仅仅是个人小事,而是有更大的格局和胸怀,他们不再是欲求不满的受害者、冷酷无情的迫害者,或者自以为是的拯救者,而是允许、臣服、爱、喜悦。
生活中,很多人都处于幻灭期,甚至有的人不断出轨、多次离婚,其实都是想体验月晕期的美好。我们争吵不断,其实也是在发出呼救信号,希望对方能够无条件地爱自己,而对彼此的身体不再有激情,性生活成了例行公事,其实也是心的距离变远导致的,甚至于有的人因为恋爱失败或者婚姻不幸而自我放弃或者自杀,都是在做最后的挣扎,潜意识当中在以此来呼求对方的爱。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在月晕期放下自己的期望,在幻灭期放下“我是对的”。我们争吵的问题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问题,而我们的争吵只是因为不想体验旧痛浮现时不好的感受罢了,所以愤怒是一种掩饰和逃避,能够麻痹我们让我们不感觉到痛,能够让对方内疚或觉得自己错了,能够让我们坚定“我是对的”的美好感觉。
其实,我们要知道,我们那些不好的感觉,并不是伴侣带给我们的,它们潜藏在我们的潜意识,在我们的身体里沉睡多年,因为亲密关系的互动,而导致它激活了。我们指责伴侣给我们带来不幸,指责伴侣毁了我们的人生,对对方而言,是不公平的,伴侣成了我们的代罪羔羊。只要我们一直觉得是对方的错,对方应该为我们的感觉负责,为我们的人生负责,我们就永远处于受害者牢笼中,也永远无法获得幸福感。
更可怕的是,亲密关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孩子夹在其中左右为难,也会发展出一套生存哲学,比如妈妈是受害者,爸爸是迫害者,孩子就自动补位到拯救者,看到小小年纪的儿子对妈妈说:“妈妈,我会保护你一辈子”了吗?如果夫妻两个人都要做拯救者,孩子就会变成受害者,还有的孩子会变成代罪羔羊,来承受父母的怒气,转移父母的注意力,从而让父母之间的冲突减少,比如父母闹离婚孩子会突然出状况,比如生场大病,比如在学校打架,比如离家出走等等。
此外,夫妻之间可能还会因为有竞争而导致双方总是无法达成一致,并且会有暗中破坏,比如跟孩子说伴侣的不是、坏话等等,从而让孩子左右为难。
当你感到无能为力,不妨选择臣服,我们本自具足的灵魂会带领我们,爱会让我们找到答案;当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想一想,如果我是爱,爱会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