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被岁月淘汰的黑白经典
电影《十二怒汉》由导演创作于1957年。影片讲述影一个在平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案件的旁观者和凶器均以呈堂铁证如山,而担任此案陪审团的12个人要于案件结案前在陪审团休息室里讨论案情,而讨论结果必须要一致通过才能正式结案。而有罪与无罪的比例却以11:1到10:2再到9:3直到1:11,最终以12票全部认为“无罪”而结束。影片时长96分钟,除去前两分钟和最后两分钟,影片全部取景于一个封闭的房间,12人组成的陪审团在这个房间中进行讨论,由于制度规定,他们必须全部统一才可以结束,而当大家都认为答案毋庸置疑时,却出现了一个反对力量——8号,虽然只有薄弱的一票,但美国的民主制彰显于此,审判不能通过,讨论继续……而当他不断说出自己的理由后,投票趋势不断发生逆转,而有的人心中的过往经历让他们无法摆脱个人感情做出判断,这是一场理智与偏见的博弈。短短90分钟,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12个人物全部有血有肉、特点鲜明。投票逆转背后折射出的民主制度以及人性色彩也颇有深度,即使已过半个世纪,也依然不逊色与用现代科技做出来的彩色电影。
偏见让人无法正视现实
12人的投票从一开始就不能达成共识,因此要在不断的沟通中陈述自己的观点。但他们陈述自己的理由后扔不能改变另一边观点者的看法时,他们便会说出一些带有个人偏见的理由,这些理由在他们心中顺理成章,但在别人眼中却是没有理智的。
比如有一个人认为“他生于贫民窟,那是犯罪的温床。”这句话对“贫民窟”的人带有深深的偏见。贫民窟的人就都会犯罪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再比如12人中的“父亲”形象,他因为自己儿子曾经犯错毁了自己的事实而认为这个男孩也一定是一个在成长中出现问题最后犯错杀了父亲的孩子,因此他在影片一开始讨论之前就私下对另一个说过一句“我觉得现在孩子得吃点苦头,才不敢惹麻烦。” 后来也有“现在的孩子,都是这个样子。”的台词。显而易见,他对男孩是否杀人的事情缺乏理性的判断,而是对“现在的孩子”存在偏见,在他看来,也许“现在的孩子”都出了一些问题。而他无能为力,所以他失去了他唯一的儿子,而作为这个案件的陪审团之一,投出“有罪”一票然后让男孩受到惩罚,也许就是在他看来给孩子吃点苦头,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正确方法。也正因为如此,他是最后一个仍然坚持男孩子有罪的人,并且到最后还语无伦次、歇斯底里了一通。
是因为偏见,而让他们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良知唤醒理性
虽然有的人因为个人偏见而盲目轻信了看似“确凿到无可挑剔”的证据而认为男孩是有罪的。但当理性的人表达了理性的判断后,那些人逐渐冷静下来,他们慢慢开始明白,他们所面对的,不是数学试卷上一道随意的选择题,而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也许他们“无罪”的判断是错误的,但在任何一条生命面前,我们都不可以随意选择。因此,他们学会了理性的思考,也许他不是“无罪”的,但已提供的证据不足以确定他就是“有罪”的。而一向固执的“父亲”歇斯底里后选择投出最后一个“无罪”票。
看似没有悬念的开始,一波三折的过程,平静的结束。这场战役,理性最终战胜了偏见。
心灵是一切的源泉
——浅评《少年维特之烦恼》
一
《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能诗善画对世界充满热情的男主人公维特爱上了法官的女儿绿蒂,而绿蒂最终嫁给了早已定下婚约的阿尔贝特。从此维特陷入爱慕思念绿蒂但又无法拥有她的痛苦之中,在这份痛苦中最终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
这本书也几乎是作者歌德前半生的真实写照,全书采用书信的形式。让主人公维特自己为自己说话,其实,也是作者自己阐述自己。此书在1977年发表后便很快引起强烈的反响,歌德仿佛不小心揭开了欧洲当时一个正在沉睡的秘密,掀起了一阵维特热,众多年轻人在爱情面前选择放弃生命。甚至歌德在第二次修改出版此书时特意加寄语希望读者不要步维特的后尘。
三
对于维特的自杀。人们大多持有不同的观点。很多人为此感到不满,人生在世有很多值得留恋的东西,为何只为了一个女人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维特的死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除了失去了生命,绿蒂和阿尔贝特也会因此内疚一生而无法幸福的生活。但有的人认为维特的死是伟大的,他在遗书中写到本想杀了所有人再自杀,但最终还是决定自己来承担所有的痛苦。爱的太深才会让自己想不开,他的死也是对绿蒂的爱。既然无法有用,不如这样永远消失给你平静的生活。
无论他的决定是否正确,但相信维特得到了真正的解脱。至少他再也不用看到日出就心情变得糟糕、再也不用努力和心爱的女人保持距离、再也不用委屈自己的感情了。心是一切幸福和一切痛苦的源泉,他的心灵告诉他的答案,他便从此不再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