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作为一名舞蹈教师带队在敦煌参加一场大型晚会的排练,恰好我参演的舞剧巡演告一段落,难得有时间休息,又对敦煌此地向往许久,应朋友之约便出发上路。
火车站很新,客流量很小,大概车次少的缘故,火车站很安静,跟我来之前想想的敦煌出入很大。
敦,大也;煌,盛也。
汉代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继出玉门关和阳关通往西方诸国。而丝绸之路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此云集,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敦煌也由此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有四: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敦煌便是这四个文化的汇流地。
该剧作为旅游开发项目吸引大批游客来观看,虽然做为商业用途增加敦煌旅游经济产业,但同时也促进了敦煌历史文化特色的传承,而不仅是作为一个娱乐项目,这对舞蹈表演者也是很好的一次历练。
第二天,朋友带我进入景区。
鸣沙山
《沙州图经》中说,“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孤烟如画,夕疑无地。”
有风吹沙粒震动,声响引起沙土层共鸣,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故名鸣沙山,亦有“沙岭晴鸣”之称。
月牙泉
鸣沙山茫茫沙漠怀抱一泉,此泉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
关于此泉有四奇:
月牙之行千古如旧
恶境之地清流成泉
沙山之中不淹于沙
古潭老鱼食之不老
观看了有文字图像记录以来关于月牙泉的一切,确实这潭泉水几乎是没有变化的,可谓神奇。而敦煌三宝中除了五色沙之外便是泉中铁背鱼和泉边七星草,传说同时吃下去就可长生不老。
如果你对于沙漠有一种原始的冲动,不妨赤着脚,在茫茫沙漠中奔跑,直到跑不动了,就仰躺在沙漠中,静静地看着太阳缓缓地从沙丘落下,远处传来悠扬的驼铃声,此情此景,美哉。
这其实是个影视基地,虽然是现代建造,但也是依照《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仿沙洲古城而造,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雄姿。
来到敦煌城,当然少不了要游玉门关遗址。虽然今天的玉门关早已没有旧时的城墙驿站,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曾经繁华的都市在时光的高速转轮中湮没了痕迹,曾经华丽的宫殿在刀枪炮火铁蹄的交响中化作了一堆废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悲凉还在大漠中漂游。
时至今日,城墙关道早已没有防御的能力,仅有的价值也只是供今人凭吊历史。被岁月侵没的还有与关道相伴的汉代长城,早已掩埋在被茫茫黄沙之中,仅能从史书中找到存在的记忆。斗转星移,繁华的关道驿站、城墙早已被岁月侵蚀,只有留下千古诗文还在被后人一代一代地传诵。
在空无一人的戈壁公路上,笔直的天际线和前方的道路一样,愈发显得遥远和孤独。你会体会到无边的孤寂和愤懑,会看到大漠的雄浑和悲壮,会听到风摩擦皮肤时留下的坚定,而这一切,只有这苍茫的荒漠与戈壁,才会赋予你。此时你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之情。
这里与青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进入雅丹,遇到风吹,鬼声森森,夜行转而不出,当地人们俗称雅丹为“魔鬼城”。其整体像一座中世纪的古城堡,这座奇特的城堡,是地质变迁自然风雕沙割的结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此行的最后是极具历史文明艺术文化甚至科技价值的宝地——莫高窟
作为舞蹈演员,对此关注度最高当属壁画上的“飞天”造型。
莫高窟无愧于“世界艺术宝库”的称号。史学家在敦煌寻找历史,雕塑家在石窟观摩彩塑,舞蹈家在壁画里领悟跃动的舞姿。于是慈悲的多臂菩萨,凌空飞舞的伎乐天和威武的金刚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中国古典舞的新支——敦煌舞也在这里舞出了第一步。
大学期间,曾经参演一部舞蹈剧目《金刚》。剧目里的舞蹈动作元素全部取材于敦煌壁画上的造型,不论是“金刚怒目”还是“菩萨低眉”,简单的动作里又包含了无数道理。
而08年春晚舞蹈《飞天》取材于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是根据敦煌壁画中香音女神(“飞天”)的形象创作的舞蹈作品。人们游览莫高窟看到最多的便是这一形象,她们曾在石壁上沉睡千年,而今终于落入人间。
敦煌行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