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扮演的“我”在各种交际场合笨拙地表演着。我们亲自为这个角色设置种种限制,看它在舞台上闹出的笑话,懊悔它错过的人和机会。我们不曾放宽对角色的束缚,却要求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于是我们一次次跌落在美好的憧憬里,直到遍体鳞伤放弃飞翔。
我们本可以扮演一个更好的角色,在日常的合作交流中获得更好的体验。放弃自己不值得被爱的限制,坦然地接受善意。放弃自卑和怯懦,勇敢地走出去。放弃偏见,了解来自不同背景、有不同观念的人的故事……我们其实可以拥有非富多彩的人生,而不必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小小的套子里。而拥有这些的前提条件是:学习如何沟通,并重塑自我。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理,看出人外》阐述了“自我认知”是在沟通中形成的观点。沟通满足了我们对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求。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人对我们的回应决定了我是谁。“我是谁”又反过来影响沟通的进程。所以优化沟通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更好的自己又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沟通体验,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理,看出人外》是由罗纳德·B·阿德勒和拉塞尔·F·普罗科特两人合著。作者罗纳德·B·阿德勒是圣巴巴拉城市学院的副教授, 擅长人际交流,著有与社交技巧、公开演讲、商业沟通有关的书籍。拉塞尔·F·普罗科特是北肯塔基大学的教授。他们将多年的专业经验倾注于这本书,使之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人际沟通教材。
一、自我认知的形成
1.出生环境塑造最初的自我:
最初的体貌特征和性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小孩子会根据周围人对他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尤其是父母亲的评价。
一个被人称赞跳舞好看的孩子更愿意学习跳舞。而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小孩则可能会在公众场合大喊大叫,借此获得关注。如果他们长期得到的反馈皆是如此,长大以后很有可能也是这样。
2.在沟通中形成自我
在和人接触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比来确定自己的位置。我是优于他人还是劣于他们?我是合群的,还是异类?这些来自于周围的参考消息对于我们认识自己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每换一个新的环境,总是要打听清楚在哪方面谁强谁弱,才能把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在这个排名的限制下生活。
3.改变自己
《沟通的艺术》提出了认知保守主义的概念:
“认知保守主义:探索和注意符合现存自我概念的信息倾向。认知保守主义会引导我们去寻找那些支持我们自我概念的人。这意味着我们很少能这区认识“真实”的自己,反而会去强化熟悉的自我概念。”
大多数人都抗拒认识自己。他们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表演着一出又一出滑稽的悲剧。他们通常认为自己应该失败,这样的心理预估又被现实所验证。所以他们逐渐接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的角色,并且永远演出这部剧。他们不知道有一些失败是由于自我应验预言造成的。
“自我应验预言:如果个体对事件的发生有所预期,并且他(或她)接下来的行为是建立在这些预期上的,那么这件事的发生会比没有预期更可能成真。——《沟通的艺术》”
作者在书中提供接受一个更正面的自我形象的建议
(a)对自己有真实的认知
(b)有切合实际的期望
(c)要有改变的意愿
(d)有改变的技巧
4.管理他人看待我们的方式
为了达到一些目的,比如获取别人的信任、经营一段关系、探索新的自我,我们需要管理认同——他人看待我们的方式。我们使用的沟通策略会影响这种方式。每一次对话都是一场没有经过彩排的演出。我们通过彼此的交流建立起对自我的认同。
一个沟通高手会拥有多种沟通方式和风格,会根据情况的不同,切换相应的角色。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同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对应着一部分的自我。我们可以通过有效地沟通管理认同,从而对外界展现一个更加良好的形象。
二、学会沟通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自我的概念”是在沟通中形成的,并且“我”在沟通中又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如何沟通呢?
1.管理情绪
《沟通的艺术》描述了一种常见的误区:无助益的情绪。
“许多无助益的情绪来自于我们接受了一堆非理性想法,此处我们称它们为谬误。”
举个例子:妻子对丈夫说:“你不给我买礼物,就证明你不爱我了”。此处犯了过度推论的谬误。买礼物和爱一个人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妻子因为觉得丈夫不爱自己而产生负面的情绪就是无助益情绪。
再举个例子:精心策划的朋友圈,点赞的人不多,不开心。犯了赞同谬误的人认为别人的赞同是人生的追求,为此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件事情并无好坏之分,也不是这件事情让人产生无助益的情绪。而是我们对此事抱有的想法造成的。为了减少无助益情绪的产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监控自己情绪反应
(2)注意引发的事件
(3)分析联系起引发性事件和感觉之间的想法
(4)重新评估自己非理性的想法
2.学会倾听
你现在多少岁了就听了多少年的话,可是你真的会倾听吗?大部分人是不会的。人与人之间最常见的抱怨就是“你没有认真听我说话!”
作为一个倾听者,我们需要适当地回应对方。比如通过问话的方式让沟通进行下去,并让对方提供更多信息。我们也可以通过重复对方的意思来检测自己是否听懂了。或者在适当的时机表达对讲述者的支持,借以表明我们的立场一致而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沟通的艺术》中还介绍了分析对方的话、给出忠告、评价他人的想法或行动等方式来回应讲述者。我们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选择相应的策略,来改善他们的感受、使他们对问题的掌控更有把握。
3.增加沟通的气氛
有时候,我们眼瞅着聊天的气氛朝着奇怪的方向去了。还有时,谈话的气氛越来越激烈,就像是一个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压向所有人。我们在互动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情绪气氛。每个人所传达的信息都会受到彼此话语的强化,从而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沟通模式。
肯定信息,比如重视、承认、赞同等等,可以引发对方类似的回应,使得整个气氛朝着正面发展,从而形成正向循环。然而负面信息,例如批评、插嘴、岔题等等会让彼此的攻击性增强,使得矛盾不断升级,而一发不可收拾。
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留意沟通气氛的变化,随时调整沟通的方式。希望每一次的交流都留下美好的回忆。
4.处理人际关系
《沟通的艺术》指出冲突广泛存在于各种关系中:
“至少两个相互依赖的个体在实现他们目标的过程中,其中一方察觉到了彼此目标的不相容、资源的不足和来自另一方的阻扰,并通过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
情侣之间的争争吵吵,孩子之间的哭哭闹闹……都表明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如若采取正确的沟通方式能让双方的关系更近一步。书中给出了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
(1)确认你的问题和为满足的需要:了解问题所引起的冲突是属于你个人的,即这是“我的”问题。然后去界定使你未满足的需求。
(2)订立约会:找一个切入问题的适当时机
(3)描述你的问题和需求:最好使用肯定式的清晰信息的方法传达一个完整又正确的信息,确定你的伴侣的确理解你所说的内容
(4)思考对方的观点:厘清什么是你的小伙伴在这个议题上会觉得满意的需求
(5)商议解决之道首先尽可能地挖掘出更多潜藏的解决方式,然后一一评估它们,最后决定哪一个方式最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
(6)追踪解决方案的后效
结束语:
自我的概念在沟通中产生,反过来“自我”也影响着沟通的进程。改进沟通的方式,寻找真实的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去认识各式各样的人,了解一下大千世界。从中吸取精华,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