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系当中存在的问题
1.好心办坏事
有一句话叫做“施比受更快乐”,这快乐是来自于自己的快乐还是别人的快乐呢?说这句话的人应该是站在“施”这个角度来说的,因为会认为自己更有能力。
行善或者关心他人,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
关心和打扰是一对孪生兄弟,行善也是需要经过他人同意的。我们的行善行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今天参加平安的【三十周年公益跑】活动,带了2本书,用于捐献给贫困山区的青少年。登记完资料后,还要求写寄语,我竟一时不知道写什么好,最后写上“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不知道书最终会到谁的手里或者对方是否真的得益,但是对方并没有主动提出明确请求,仅仅是我自己有意愿。因为遂了自己的捐书心愿,所以我自己是先得益的。寄语其实是对我自己说的,他人是自己的影子。
他人可能未必需要你的善意。我们经常想,我做不做是我的事,你接不接受是你的事。所以就有了“好心办坏事”。特别是在对方不领情的情况,还会萌生“不知好歹”的想法。我身边的例子挺多,特别是上一辈和下一辈之间,很多父母未经子女同意就擅自帮子女相亲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2. 无法提供价值和无法信任的关系
占便宜型: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对此类人应避而远之。
老好人型:对人和气,人缘好,往往成为别人的情绪垃圾桶和保姆——自己痛苦。
共享型:七大姑、八大姨——虽无坏心,却也令人很不自在。
“真正的高效交往来源于两个独立型人格的人之间的交往”,在公共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他们会询问对方的意见,但不会对对方的决定进行干预。巴菲特在“合伙人的建议”里有一条:你要找这样的合伙人,在你犯下损失惨重的错误时,他既不会事后诸葛亮,也不会生你的气。
二、我们常常碰到的关系
1. 父母伟大,但没有那么伟大
在武志红老师《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里,讲了很多父母与孩子的案例,初读时触目惊心。做一个好的父母是真心不容易的。父母也是人,也会犯错,也得要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和孩子一同成长。我们更应该感恩孩子给予我们体验做父母的机会,而不是“我对你这么好,你一定要记得感恩”。
最近在圈外学习到coaching,父母也是教练,要学会“偷懒”。如果想要和孩子长时间保持相互友好状态,就应该多提供孩子为父母做事的场景。不要凡事包办,把孩子当成巨婴,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
记得有一次我带女儿去图书馆听故事,讲的是《大狗医生的故事》,不知怎么地,女儿很害怕突然从座位上跑过来找我,所有其他小朋友听的津津有味,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很丢脸。接着我马上意识到女儿的情绪比我的颜面更重要,所以就马上冷静下来,并没有强迫女儿回到座位,等她情绪稳定下来,她自然就回到座位了。当然,我做的远远不够,所以一直在学习中,希望自己能担当得起一个合格的妈妈。
2. 恋爱和婚姻
“要持久的保持恋爱吸引力,只能不停地提升自己的社会属性上的吸引力”。履行或者不履行婚姻责任都是一种基于自身利益的选择行为。恋爱和婚姻通常是以缘分开始,对方身上肯定有吸引你的地方,才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为什么夫妻关系中有“七年之痒”这个说法?也就是说相处时间长了,对方已经没有吸引力,会产生厌倦。如果双方都在提升自己,都在追求进步,减少对彼此的批评,不断去发掘对方身上的优点,这个关系会不会趋向一个好的方向?
3. 亲戚并不意味着更亲密
书中有个观点“亲戚这个概念一定会进入博物馆”。我心底有种五味杂陈的感觉:一是我希望亲戚关系能够很好,二是实际的情况和期望值相差甚远。
老妈经常对我们姐妹说,你们就姐妹两个,一定要知道亲。很惭愧,我是工作之后才真正有姐姐的样子。小时候我们走在一起,别人都认为妹妹是我的姐姐。有一次妹妹无意中说起,如果我们不是同一个爸妈生的,估计很难有所交集。虽然情感上很不好受,但非并无道理。“远亲不如近邻,近水楼台先月”表达的是地理距离,而妹妹想表达的是性格差异,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距离。
今天一个小学同学告诉我,二姨家的娟姐老公脑溢血死了。我的头脑中立刻开始搜寻这位姐夫的模样,可惜完全没有印象,可能十年来只见过一两次面。心底很心疼娟姐,中年丧夫搁谁身上都是一个灾难,只是我能怎么去安慰呢?
亲戚的概念在淡化,而朋友的概念正在加强。相似的灵魂或者价值观的人会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朋友关系是以兴趣、利益来结交的,是自愿形成的。就像圈外同学,虽然未曾见面,但总有一种亲切感和安全感。
三、你是在社交吗?
对于社交这个话题,我本人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在学习了《人脉拓展》之后,有一些很实用的技巧,但是忙于应付考试,也没有时间去践行。人脉拓展更多的是价值交换,在自己还没有积累到足够的可以交换的价值前,我还是老老实实做积累为好。
“社交有两个账户:消费账户和工作账户。消费账户负责消费,比如用时间买快乐等;工作账户负责工作,比如用时间达成利益交换等。很多人往往只使用了消费账户。”
TED《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交谈者》里有十条原则(参考下图),于是我抱着学习的目的去参加了一场饭局。那天我吃的非常少,就准备带耳朵去听,嘴巴尽量少说。突然发现很有意思的是,大部分人谈论自己的事情时非常兴奋,本来一个人是谈某个话题,被第二个人接过来就是谈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结束后,我总结了这次社交学习到的东西,还是有所收获的。如果每次社交都能总结并学到之前未接触的东西,我相信一定会成长的很迅速。
社交中先付出的风险看似很大,但是总不能老是做被动的一方。去参加留学讲座时,老师分享的一个观点“主动主动再主动”。她在美国留学期间把这条原则践行的非常完美,交了很多美国朋友,成了美国教授的助教,为自己创造打工机会,并用打工的钱覆盖了学费和生活费。我们在对等的社交中不仅要主动付出,而且要狠狠付出,让更多的人受益,最终是自己受益。
也许,你会说我也想主动付出,但是不知道怎么主动帮助他人。每个人都有长有短,只要双方都是人,就一定有能提供给对方价值的地方,取决于你是否愿意花精力去观察和寻找。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我们大多数都是被动型的。我自己也曾是一个被动型的典范,但在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这个弱点之后,我就积极去改变。只要是向好方向的转变,什么时候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