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讲台上看你》
这本是安宁的书,我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知道 “安宁”这个名字的了,最早知道她应该是在《读者》上面的文章。不知道是高中还是大学时候,当时好像还挺喜欢她的文章的,现在回想起来,好像还曾经很喜欢过 鲍尔吉.原野的文章,还曾经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他的文集,不过现在已经过了当时的心境,即便在图书馆看到他的文集也没有去看的欲望了。好像扯远了,话说安宁,三年前在无锡图书馆就看到了这本书,虽然我对此类的书和故事比较感兴趣,但是那个时候心思不在上面,所以也没有借过来看,而这次,也不是特意去找的,而是在“清理”图书馆中文学类书架时看到的,于是就借过来看了。
这本书写的是安宁初当大学老师时和她的学生们之间的一些事情,总的看下来像是有一个人在娓娓道来给你讲故事的感觉,虽然也不会有特别深的感触,也不会有什么突然的升华,但是却可以借此一窥大学教师生活的一角,而这个正是我现在所需要的。
这本书借的还挺是时候的,因为最近一直在纠结换工作的问题。
也一直有当老师的想法,动机是想给那些像我当年一样迷茫的青年学子一些指导,但是又不想一毕业就去当老师,因为我觉得自己都没有在社会上历练过,拿什么去指导他们,所以我想自己先体验一番,然后才有东西可给他们。而如今作为普通的上班族已经五年了,也开始面临 择城终老 的问题了,而且基本上想体验的也体验的差不多了,以后的发展轨迹也基本很清楚了,所以再次想到换工作的问题。
可是这个时候,我却有了一些顾虑,首先是,在公司待久了,很喜欢这种埋头做开发,只与技术打交道的状态;其次,在了解青教这个团体时,看到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美好,待遇不高倒在其次,最可怕的是,之前让我有这个想法的动机其实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有可能会遇到很沉重的打击,我并不会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给那些年轻的孩子们一些指导,而且他们或许压根不需要这样的指导。这就涉及到工作成就感的问题。所以有了一些顾虑,迫切的想要更多的了解这一份职业的真实状态。而这本书这个时候进入我的视野也算正当其时吧。
但是看过之后,也并没有给我太多的指导,只是认识到了一点,这份工作不会像网上说的那么糟糕,也不会像我想象的那样美好。而我是不是准备好了这样一种全新的体验,的确是一个非常踌躇的决定。
如果将来真的选择了这份职业,相信这本书里的故事多多少少可以给我一些指点和安慰的吧。当时在图书馆看的时候,还看到了安宁的其他几本书,不过并没有借过来看,怕一下子看不完。她的文风呢,看着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我也早已经不记得当时是被她文章的什么所打动了,或许是当时年少,很羡慕她的那种心境吧,而如今,我也差不多有了这样的心境,所以再次看也不会有太大的触动了,如果真的是这个道理的话,那我应该祝贺自己的成长。
虽然她的文章看过后没觉得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是总体看下来也有几分舒服的感觉,“舒服”虽然不是一个很高分量的称赞词,但我觉得也是一种很高的评价了。而且,她的文章中不时的也会有很精彩的句子或者观点或者表达蹦出来,有一些心境或者事情的表达很新颖。文如其人,我觉得她应该是一个我会喜欢而且愿意成为的人,有喜欢的事情,有笃定的心境,有淡然的态度,还有一颗温柔的心。当初之所以能被她的文章打动,或许多多少少也是一种对于自己将来的样子的一种期许吧。
她其余的几本书有记录家乡琐事系列的,有些不敢看,怕看了之后触动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不过当时在翻看她的这一系列书的瞬间竟有一种稍微放下的感觉,不再纠结于不能够在回到以往小时候的故乡,如果真的能够放下这种“怀念却又再也得不到”的纠结,我想我会轻松很多的,对家乡的怀念一直以来都深埋在心底,不敢碰触。或许可以借来一读,说不定真的可以打开我的心结。还有一本是记录她怀孕时期的心情和过程的,我本来就特别喜欢此类的书,所以更是很期待看一看,只是怕借的太多所以暂时没借,下次一定要借来一看的。我喜欢亲子类的书,包括书信类啊,记录和孩子相处过程之类的,都很喜欢,而且也希望自己将来做妈妈时也要将这些时光记录下来,我觉得,做母亲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最幸福的事情。
期待下次更多安宁带来的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