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骗了多久?

春节上班的第一天在电梯口遇到同事LJ,闲聊中问她春节是出去旅行还是回老家,LJ说回老家,随后突然补了一句:以后再也不回去!15秒钟的“电梯之旅”被一种凄怨的气氛笼罩着。午饭的时候,工位在她旁边的JM告诉我LJ家的情况:夫妻两口在北京工作,有一不到两岁的女儿,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然而,公婆想要带孙女,又不愿意在北京住,于是把孙女带回老家,还不许LJ电话或者视频,原因是怕孙女想妈妈会哭闹。她先生的工作收入不菲,她原本是要在家带孩子直到孩子六岁上小学才继续工作,然而,公婆想要带孙女,为避免家庭矛盾,她只好继续工作,LJ曾说“省得在家大眼瞪小眼,像个傻子似得被指挥来指挥去。”

JM也有自己的回家苦恼。下班往地铁口走的道儿上,她突然问我,你最近要结婚吗?还没等我回答,就开始自言自语地说,我不想,但是他们都说我该结婚了。JM是89年的,按理确实是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但是她长着一张娃娃脸,一看就像刚毕业的。她与男友一起在北京工作,无奈家里一边催着他们结婚,一边私底下在春节的时候安排了好几个男生,要JM趁着这个档口瞒着她男友悄悄去相亲。

我知道,JM也不愿意回家。

就在春节前,我们七人头脑风暴的时候聊到:一对夫妻,都是独身子女,双方家庭距离很远的话,春节应该回谁的家。这是现在很普遍的“回家”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或一年回一家;或两家都回,那夫妻在春节期间就可以实现 on the way(在路上)的“美好理想”;或把双方父母接到一起,无奈双方父母可能饮食风俗都不一样,而且各自亲友都在老家……基本没有一个靠谱的解决方案。

很多时候我们都忙于找解决方案,却忘了问题的来源——为什么要回家?再退一步,这对夫妻回的是谁的家?再退一步,这对夫妻有几个家。我们七个人给出五花八门的答案:3个、5个、6个甚至8个,大家把各自和父母甚至和祖父母的家庭排列组合起来……而答案是:1个!

▲ 进入婚姻殿堂的男女到底有多少个家?

从这对夫妻结婚的那一刻开始,有且只有他们组合的这个家。每个进入婚姻的男女不管是拜天地还是在教堂宣誓,都已明确他们之间组合的是一个全新的家庭,这个家庭是他们彼此唯一的家。婚礼的意义就是在心理上真正告别父母,告别原来的家庭,与另一半结合组成崭新的家庭,开始一段独立崭新的生命历程。

关于「回家」的思考

为什么在这个社会主流价值高唱“常回家看看”、视频轮播“给妈妈洗脚”、社会呼吁“父母在,不远游”的时代,“回家”却如此困扰我们?

▲ 「常回家看看」是社会主流的必唱之歌

表面看起来,中国现在很多70/80/90后这些远离老家、在外工作的人已经不适应儿时那个土生土长的地方,事实是,在外虽辛苦却远离父母的把控,无人能在读书、交友、生活习惯、恋爱、结婚甚至生子这些贯穿整个生命历程的方方面面上直接对我们指手画脚,或者说我们可以躲避一时、不用直面这种指手画脚。

很多人会说父母如此为我们“考虑周全”是因为爱我们,然而,这种爱实则是父母意志的延伸,父母将他们未能做成的事、实现的理想、想要过上的生活全部赋予在我们身上,这不完全是爱。爱是一种自由流动的情感,这种情感力量能够推动人们充分展现自我,努力自我实现。这个过程,即是心灵成长与心智成熟的过程,是一个人生命的自由体验过程。强行改变一个人的生命意志,剥夺一个人对生活的自由选择权,不是爱,是一种权威,是一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变种,这些不分青红皂白的“伦理孝道”已经沦为施暴工具,如果我们不回家,这些“父母在,不远游”的“伦理孝道”就会简单粗暴的将我们定义为“不孝顺”,却不知我们一直在逃离父母的“意志把控”。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习惯将他们的意志和价值观强加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的家不是以夫妻关系为核心,而是以亲子关系为核心。一句话即是,我们的家集体式地出了问题。

▲ 畸形的「倒三角形家庭结构」被计划生育推到矛盾的顶峰

不认为“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新生家庭重于原生家庭”,LJ的公婆才会强行将孙女带回老家;JM的父母才会不尊重JM的婚恋自由甚至不尊重JM和其男友的尊严,要求JM背着她男友去相亲;双双为独身子女的夫妻才会为春节该回谁家而头疼……中国的计划生育和城市化进程将这种畸形家庭结构所造成的冲突推到矛盾的顶峰。

▲「望儿女能出人头地,自己能老有所依」,彼此沉重难行

如果我们无法与父母成为相对独立、相对尊重的个体,家就永远难回,悲剧就会一代代不断上演。赡养父母是每个人的天职,我们需要为父母年老无助而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就像父母抚养我们长大成人一样,但是我们不是父母最大的精神寄托,父母最大的精神寄托应该是他们彼此,伴侣伴侣,能真正携手相伴到老的关系是两性关系,以后待我们成为父母亦然,代代相传。

所以,“彼此独立、彼此自由、却又彼此相爱”才是我们与父母健康的亲子关系,“回家”不应该像枷锁一样捆绑我们,别忘了“父母在,不远游”还有一个后半句——“游必有方”。

文:爱吃虾,本文归【Nonsense23333】所有,谢绝非授权转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214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07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543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2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24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07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1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56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4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25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1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85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4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64评论 1 26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67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6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