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显而易见-常识如何使我们迷失》上半部基本都在谈一些常识误导人们的例子,或者在提醒读者,直觉和常识告诉我们的并不一定是真相,并不一定是背后推动结果发生的真正动力。
下半部谈了预测是无法作出的,因为人类社会过于复杂,任何一点扰动都会造成结果千差万别。谈到了光环效应,马太效应,运气对成功有多重要。这些都是“常识”就想作者开篇说的:
如果阅读本书仅仅是确认你已经知道的东西,那么我很抱歉,作为一位社会学家,我没有做好我的工作。
不过,读到最后一章“对人类的恰当研究”,终于明白作者的意图,首先,他认为以前的社会学家因为缺乏工具,量化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大众略微思考就能明白的“显而易见”的事。然后他提出社会学家的明天会非常光明,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会引来社会科学的大爆发,就如牛顿之后的几百年一样。
本书学术味极浓,且翻译巨烂。幸好,作者在最后一章用几段话概括了本书的大意,我完整摘抄在此:
社会科学家有望凭自己解决哪些普通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呢?当然,任何一个会思考的人都能通过反省搞清楚以下几点:人都会受到亲朋好友的意见的影响;事物所处的背景环境很重要;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关的。当然,这样的一个人也可以在没有社会科学帮助的情况下指导:认知事重要的,或者人不仅仅关心金钱。同样,人们只需要反思一会儿就能想到:成功,至少部分是靠运气;预言,可以自我实现;甚至连精心制定的计划,也会受到意外因素的影响。当然,任何一个会思考的人也都知道:未来是不可预测的;过去的成绩并不能确保未来的收益。他还会知道:人都是带有偏见的,有时是非理智的;政治制度充斥着无效率和矛盾;而简单的故事可以让复杂的真相变得模糊不清。他甚至可能还会知道——至少是听到的次数足够多,以至于相信了——根据“六度分隔理论”,人人都能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当主题是人的行为时,实际上很难想象出,社会学家们可能会发现什么能让一位会思考的人觉得不那么显而易见的东西,不管它有多么难以搞清楚。
最后那段对未来大数据时代的社会科学展望,也摘抄在在这里:
正如望远镜的发明引发了天文学研究的革命一样,通过将不可量化之物进行量化,手机、网络、互联网通信方面的技术变革也有望彻底改变我们的理解以及我们进行互动的方式。莫顿市对的,社会科学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开普勒。亚历山大.蒲柏曾经说,对人类的恰当研究不应依赖上天,而应靠人类自己。之后300年过去了,我们最终发现了自己的望远镜。让革命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