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上班一周左右,却感觉过年已经过去很久了。
“明天就是元宵节?”昨天早上醒来,还在问老公是什么日子。
在上海的朋友告诉他,过年于他们而言似乎并没有特别的意义。我们也都觉得在外地并没有太多的年味儿,特别是现在居住的地方。
然后很容易就想起故乡的元宵节,怀念小时候那种过节的味道。
那时每到元宵节,是非常热闹的。街上会放烟花、爆竹、孔明灯,以及舞狮子。我们那里管元宵节叫做“月半”,有“月半大似年”的说法。
可见,是对元宵节非常重视的。
那天早上,父母会早起做一桌丰盛的饭餐。然后家里要放鞭炮,以及祭祖神。等这些仪式都结束后,才能坐在一起享用早餐。下午,母亲就会和面做包子。等到傍晚,她就会在灶上蒸两锅热气腾腾的包子。
这是打我我记事以来,一直都没有改变的习俗。
早早地吃完晚饭后,父亲就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的心情——骑车带我去街上看烟花。母亲自然是不愿意去的,因为她要呆在家里看香火。而我喜欢去凑热闹,都会跟着父亲去街上。他的车子也由原来的自行车,变成了后来的摩托车。
我长大了,父亲当然也老了。
记得有一年,家乡卷烟厂外面堆满了烟花。街上很早就被挤得水泄不通,各种各样的烟花非常漂亮。那个时候,烟厂的效益是挺不错的。在我们那个小县城,每年能够上交一亿多元的税收。
还记得读高三的那个元宵节,我们也都去操场看烟花。然后,再回到教室继续上课。
2012年的春节,我因为一场意外而住院。元宵节前刚刚出院,那晚外面也放了很多烟花。但是我却并不能下床走路,所以感到很伤感。
今天早上上班的路上,父亲突然给我发来微信电话。他问我今天有没有上班,我说要上班呢。
“今天不是过节吗,怎么没放假?”他感觉很奇怪。
在他的观念里,元宵节就是要放假的、要热闹的。
“今天家里还在下雪吗?”我问。
“没有,天晴了。”他说。
“那今天晚上,你们可以去街上看烟花了。”我笑着说。
想着我要上班,父亲便挂断了。但是我可以感觉他很想念我,其实并不想挂断。
因为今天是过节,所以大家工作起来也是懒懒散散。中午看到群里发出通知,说是下午提前到五点钟下班。后来在深圳办公的老板,为在上海工作的我们订了汤圆。
晚上在超市买完菜,跟老公一起回来。
吃过晚饭后,给家里打电话。母亲说今晚依旧做包子吃,哥哥成功地放了几个孔明灯。因为天冷,并没有去街上看烟花。哥哥他们站在门前看,我则同她絮絮叨叨地聊了半天。
之后,又让老公给婆婆及公公打电话。
“你有什么事情吗?”电话接通了,公公首先说着这话。
“没事啊,今天不是过节吗?”老公说道。
然后跟公公客客气气地说了一会儿,又同婆婆聊了很久。我在一旁听着,偶尔附和着。
然后,他们越聊越开心。
“你平时同他们打电话太少了,所以才有点儿生疏。”我笑着说道。
老公则并没有说什么,似乎若有所思。
祝愿大家元宵节快乐,在新的一年里都可以心想事成!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