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孩子以父母的口吻教训我们
小男孩泡泡的爸爸一下班就坐在了沙发上,打开一罐啤酒准备看电视,泡泡当场就承担起了一个孩子应有的责任。
泡泡:“你怎么一回来就看电视,一回来就看电视,工作做完了吗?”
爸爸:“我就看一会儿,看一会。”
泡泡:“看一会儿?我今天跟你老爸打电话了解过了,你这个月的业绩又下滑了,你再不努力,恐怕下个月还会继续倒退。你知道吗?隔壁小超的爸爸又在市里全款买了一套房了,你说说你这个样子,再不努力,你让我在同学面前怎么抬得起头啊!”
爸爸:“嗯嗯,你说的对,我这就去书房努力学习。”
在爸爸刚起身时,妈妈打开门回来了。
妈妈:“儿子,我回来了,看我又给你买了很多好吃的。”
儿子:“又买新衣服了吧。”
妈妈:“这次不贵,只花了500多。”
儿子:“500多就不贵了?整天就知道买买买,花钱大手大脚的,一点也不体谅爸爸的辛苦,你想过爸爸的感受吗?他可是要养活我们一家子人啊!你说你以前多朴素啊,现在天天出去逛街,肯定是被你那帮闺蜜带的,我看你以后还是和她们少来往吧。”
爸爸:“我同意。”
妈妈:“我不管,我就是要买,不信你打电话问外公外婆,她们一定是向着我的。”
儿子:“还外公外婆,你现在这个样子,就是被外公外婆宠坏的,我早就说过女孩子不能宠不能宠,她们偏不听,现在你说怎么办吧。”
妈妈哭着打电话给了外公外婆,不一会儿她们来到了家。
外婆:“你呀,平时对妈妈管教不要太严格了,我们做父母的,看着也心疼。”
泡泡:“外公外婆,你以为我管他们我高兴吗?我可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啊,血浓于水,天下哪有孩子不爱自己父母的,我这也都是为了她们好啊!
外公:“是,你说的有道理,但你管教得有个度啊,是不是,不能太严格了,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
泡泡:“好吧,首先我承认我平时对他们要求是有点严格了,可你看我每天七八个小时在学校,回来还要写作业,很多时候连玩的时间都没有,我这都是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将来能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好好地报答父母。今天既然谈到管教这个话题,那我们接下来就谈谈怎么样管教父母。”
上面这个例子中,儿子泡泡为了这个家可谓是操碎了心,不仅要忙自己的学习,还要管好父母,真的是不容易啊!
02 父母常见的令人难以接受的思维逻辑
做父母的都自以为在各方面都能当孩子的老师,所以处处教训管教孩子,殊不知孩子在很多时候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启发性的思考,比如下面这个爸爸给女儿讲故事时遇到的事。
当爸爸给自己女儿讲完精卫填海的故事时,女儿看着窗外的湖面认真地说:“可是爸爸,你看,直到现在,海还是没有被填平啊!”
讲愚公移山时,女儿说为什么自己这代人的想法要强加到子子孙孙无穷尽上,真到了他们那代,他们乐意继续移山吗?如果不是感动了天帝,他们真的会一直干下去吗?
当午夜过后,一切都变回了原样,唯独灰姑娘的水晶鞋还是水晶鞋,这鞋应该是这个故事的漏洞吧。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常见的父母的逻辑?这些逻辑让孩子们无法反驳,又不得不顺从。
1.吃穿跟差的比,学习跟好的比。
2.自己跟差的比,孩子跟好的比
3.自己背后说亲戚坏话,让孩子在亲戚面前有礼貌,别给自己丢人。
4.自己没做过第一,不知道当第一有多辛苦,逼着孩子拿第一。
5.自己没本事怕被人瞧不起,让孩子给自己争口气。
6.自己对孩子的侮辱从不记得,孩子做过的错事记忆尤新。
有网友评论说,这些行为来自于自私自负不自知。
03 给自己和孩子一个出口
作家冯尘说过一句话:“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
如孟子所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所谓赤字之心,就是孩子的本来的心,这心是从世外带来的,不是经过这世间的造作后的心。明言之,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纯洁无暇、天真烂漫的真心,使成人之后,“不为物诱”,能主动地观察世间,矫正世间,不致被动地盲从这世间已成的习惯,而被世间结成的罗网所羁绊。”
《圣经》里也多次提到“常常喜乐”、“不要忧虑”、“不要惧怕”,因为有阿爸父的存在,所以我们拥有一个充满盼望和平安的人生。
对于幼儿教育,我们同样需要给他们一个信仰,这个信仰在他们对生活感到恐惧和无解之时,能给他们一个光明的出口,而这个出口,是父母和孩子共同需要去寻找和仰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