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思-忆故人
By Alex Lee
玉盘当空,月满西楼。又是一年的中秋节,我写完书舟先生布置的命题诗歌《月满中秋》,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自己的外婆,在这家家团圆的月圆之夜,不知外婆在那个世界是否安好。
我的外婆叫陈代蓉,个子不高,脸圆圆鼓鼓,有点微胖,是个土生土长的四川泸州人。她生前曾给我讲述过她小时候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会激起我无限的遐想。小时候,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外婆给我讲故事。每次吃完晚饭,我就会缠着外婆,要她给我讲故事。外婆那时,总是身穿蓝色粗布棉衣,有白色梅花作点缀,双手挂着袖套,一边做家务,一边给我讲故事。她给我讲的最多的,莫过于熊家婆了。她总是绘声绘色地给我讲熊家婆的故事:“从前啊,有个小娃,和自己的嘎婆住在一起。一天,山里的熊嘎婆想开开荤,便下山来吃人。那熊嘎婆找到了一户人家,轻轻敲门,里面有个老太婆来应门。那太婆开门,一见是可怕的熊嘎婆,吓得赶紧关门,但那熊嘎婆一伸脚就进了屋,一口咬掉了那老太婆的手。那老太婆疼得大叫,想出门呼救,但那熊嘎婆一巴掌把她打晕在地,一口一口地吃掉了那太婆。熊嘎婆吃完了最后一块肉,看到那太婆的床边上有一张全家福。呀,这老太婆还有这么一大家子呀,熊嘎婆心里窃喜,看到窗外,小孙儿正蹦蹦跳跳地向屋里蹦。它灵机一动,赶紧换上了那太婆的睡衣,躺在她的床上……。”外婆每次给我讲熊嘎婆的故事时,总是手舞足蹈,绘声绘色。我每次都会吓得惊乍乍地叫,心里极其害怕。
就这样,我的童年,伴着外婆的童谣声和故事声,一点点长大。外婆每次在过中秋节时,就会把我们这一大家子召集在一起。就像每年过年一样,她每到这花好月圆的时节,总会身穿那件蓝色棉布衫,手带橙黄色袖套,腰系暗红色棉布围腰,撑着圆鼓鼓的身子,在厨房里忙上忙下,给大家做各种美味的糕点。这些糕点,有红白相间的发糕,圆鼓鼓的包饼,桂花香的软糕还有黄澄澄的糖糕。外婆做的糕点,色泽鲜艳,形态各异,有的像一个端坐的小人儿,有的如跳跃的兔子,还有的像刚出水的鲤鱼,各个栩栩如生。外婆总会炒些菜,烧碗汤,给家人端来。我在那个时候,总会在客厅里快乐地玩积木,但有时会帮着外婆摆桌,端菜,一个大圆桌上,变戏法般,嗖地一声,变出一桌子的佳肴来,个个色泽鲜艳,香气扑鼻。菜肴中,锃亮的乌鸡有拌菜作陪伴,一身裹着细白粉条,好像观山盆景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夜伴渔灯吟声扬,恰如其分地展现出了外婆的这道烧鱼菜,红艳的汤汁上漂浮着小葱和白皙的豆腐渣,背后鱼肉作衬,好似一副娟秀的山水画。最后上来的是一道汤菜,平静的河面突兀地耸立几片白玉和淡绿色翡翠,湖面时儿湍急,时儿平静,有黄棕色帆船(姜丝)行驶其间,好似传来了船上人的对歌声。
一家人围着一张大圆桌坐下,一边看中秋联欢晚会,一边品尝着外婆出众的手艺,好不热闹!
泸州市纳溪区西南化工研究院每年都会在中秋节前几天出售自己做的月饼。外婆每年中秋节,都会到那去买月饼。虽然现在有冰淇淋月饼,水果月饼,但我最爱吃的还是儿时记忆中的那种月饼。那月饼外酥里嫩,微咸中带着淡淡的甜香,每咬一口,咳咳的酥脆声从嘴里传来,沁人的清香伴着这清脆的声响,带给我无尽的趣味。外婆每年都会给我们买研究院的月饼,每年中秋,我都会不自觉地回想起外婆和她买的月饼来。
一次,在一种美好的契机下,外婆给我诉说起了她儿时的记忆。外婆说我们这一代的娃儿,有吃有穿,比她小时候的生活好数千倍。她小时候,可遭咧了,因为自己是家里的第九个孩子(家人叫她九妹),上有大哥和大姐,下有小弟和小妹,大大小小的家务事都得自己去担当。她十多岁就会很好地安排和照料这一大家子的生活起居,每天上学下学都会去临近工厂打工挣钱,贴补家用。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给家人做好早点后,风尘仆仆地去上学,下学后又去最近的工厂打工,下班再回家做饭,照看弟妹。这样的生活,一晃就是十几年。
外婆这一辈子可是过惯了苦日子。她好不容易退休了,没享到几年福,就落下个更年期综合症。医生说这是由数十年来劳苦成疾引起的,无奈,外婆只好开始后半生的吃“苦”人生。她几年下来,睡不好觉,胃口不好,还时常感到莫名的累,也就是喘气不畅,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患上了更年期综合征。她之后吃了好几年的药,好不容易有了些许好转,又查出了乳腺癌!可怜的外婆因年岁已高,故不能做化疗,只能保守治疗,最终癌细胞扩散到了全身,外婆因抢救无效而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她挂念的家人,撒手西去了。
哎,医生说外婆是受了太多的气,受了太多的委屈,精神变得过于消极,才走得这么早的。是啊,她的同学都健在,就她是走得最早的。今日,又是一年的团圆之夜,只不过,前来团圆赏月的少了一人。那时发生的一切都历历在目,就像是在放电影,不停往复地在我脑海中回荡。我倍感外婆生活太勤俭,那件朴素的蓝色棉布衫,一路上始终与她做伴,陪着她住进了小坟包。
外婆,您就别再牵挂我们了,我们会好好认真坚强地活下去!愿您在那个没有痛苦的世界过得安好,中秋节快乐,来自您外孙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