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作品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的《孔雀》,故事讲述了一名名为巧艺的女孩为了在社会中最负盛名的私立高中里维护自己白富美的形象,而从背后反映出现在每个普通家庭,以及整个社会中病态现象。
剧中巧艺从开始讨厌有钱同学,到后来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使得她不得不屈服这种充斥着金钱至上的环境;就好比一个人难以抵挡迎面袭来的巨型海啸,最终她沉没在那一片名为“虚荣”的海洋之中。
开始向孔雀交换条件时,这让她拥有了的金钱,好去满足自己可以加入身边朋友圈子的愿望,做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她也因此慢慢地失去了视觉,就连同身体和行为也渐渐变得像孔雀了。她开始吃青蛙,蟋蟀;身体长出许多的毛;眼睛也变得奇怪;可母亲却认为这跟她能够继续留在私立学校比起来,算不了什么。
母亲为了女儿能够出人头地,一天要去做好几份兼职,身体早已经疲惫不堪了,但她还是很拼命地工作;在这里我体谅那些为了孩子而承担重担的母亲,也认为她们是值得被尊重的,但是她们有没有想过其实孩子是不是真正想要你给予的这个东西呢?还是你自己强加给孩子的期待,并且以情绪勒索,道德绑架的方式,去强迫孩子去做你所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呢?你有好好地倾听过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吗?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心灵也逐渐被扭曲,一切都以利益为准,效率为先;校园中学生的求知之心被视为浪费时间,考试不考的老师不会讲;家庭里父母给孩子报众多补习班,不惜一切,想把孩子培养成才;企业里同事间的连续加班被视为个人的职业操守,生活除了睡觉,完全被工作所占据。
到底是为了追求些什么,以至于我们如此狠心忽略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可能连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人从来也没有好好想过吧。
以下内容学术性比较强,建议大家可以选择阅读
我尝试在网上寻找答案,目前我只找到了伊斯特林悖论(也称之为“幸福悖论”)能够科学地解释这一现象
伊斯特林悖论的解释存在各不相同的多种理论。这些理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忽视变量”理论。这些理论认为,经济学仅关注收入、财富和消费,而忽略了影响人们幸福的其他许多重要因素,包括:激励与创造、健康、政治参与、社会渴望、自由、利他主义的丧失、不平等、社会资本的减少和地位外部性。特别是,如果这些非经济因素与收入、财富和消费等经济因素呈负相关时,那么随着GDP的增长,许多影响幸福的非经济因素会下降,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抵消经济因素带来的正面作用,于是就可能出现收入增加了而人们的幸福没有相应增加的“幸福悖论”。
另一类理论注重的是“比较视角”。这类理论包括相对收入理论、参照组理论或攀比理论。这些理论从收入本身出发,认为个人效用与自己的收入水平正相关,但与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攀比水平)负相关;当社会变得更富裕时,攀比水平随之提高,导致收入—幸福曲线下移,从而使得总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罗伯特·弗兰克的“相对消费理论”为该领域经济学家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参照点。在弗兰克看来,一个人的主观福利与其相对地位有关。这就产生了一个零和地位竞争:一人受罚,大家无趣。因此,地位竞争仅仅导致个人福利的再分配,而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的幸福并没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