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多小时的片子,没有现在电影里那种极强的感官冲击。只是通过男主的回忆,叙述了2个小时的故事。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一口气看完,对于网上大家纷纷表示感动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倒是没有太大的感动。这句话出现了2次,一次是哈桑为阿米尔追逐那只蓝色风筝时说的,还有一次是阿米尔为哈桑的儿子追逐风筝是对哈桑的儿子说的。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其实我心中是觉得有点突兀和奇怪的,毕竟两个毛头小孩,不知道为什么会说这么煽情的话。而当阿米尔对哈桑儿子说的时候,反而显得相对更为合适了,因为阿米尔说的这句话,事实上是对哈桑在说,也是在对自己说。是对当年的哈桑的一个回应,也是对哈桑儿子的一个承诺。其实,更主要的是,当阿米尔角色互换,去追逐风筝的时候,我觉得他走出了当年的懦弱、胆小。所以我觉得结尾出现的这句话,因为有了之前的出现,才显得更为深刻。
相较之下,片中的其他几个场景,却让我印象颇深。
保持自我的哈桑
哈桑对阿米尔的绝对维护的同时,又保持着自己的内心。有一个段落提到阿米尔爱写故事,当然这是贯穿整部片子的一条线索。他写了一个故事,得到了他老师的夸赞。阿米尔创作的故事男主人公为了不断让眼泪变成珍珠,而杀死了他的妻子。而哈桑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不用洋葱呢”。看的时候,觉得哈桑虽然很崇拜阿米尔,但是他还是保持了内心,很喜欢哈桑。不过这一个细节也许就是暗示了双方地位的差距,因为哈桑是仆人,所以他对于洋葱会让人流泪的应该是体验过和经验过的,显然贵为少爷的阿米尔是没有这样的经历的,所以他不可能写出用洋葱这样有些搞笑,但却更现实的桥段来的。当然这个场景也凸显出了哈桑的善良和阿米尔内心潜在的阴暗。正如一个场景中,阿米尔让哈桑用弹弓打狗,对哈桑说“你不要总是那么圣洁”。不断的描绘出一个正直、刚毅、聪明,善良,忠诚的哈桑和有一点自私,阴暗、胆小怯懦的阿米尔。这也为他们日后不同的人生轨迹埋下了伏笔。
逃难路上的老爸
当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时候,阿米尔的老爸带着阿米尔紧急离开撤往了巴基斯坦。在逃难的卡车上,阿米尔的老爸为了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女性,和士兵刚了一把。其实对他爸这个角色我一直是和有好感的,虽然他也曾在年轻时犯过错,毕竟整部片子里看到的这个老爸还是一个很man的人。看到后面知道哈桑原来是他的私生子,我才觉得阿米尔和哈桑其实是他老爸的两个立体面,阿米尔更像是年轻时的老爸,胆小怕事,生下私生子却不敢相认。而哈桑则是他老爸性格里的正直勇敢。
人性就是如此复杂而多样的,有的人需要通过用余生来救赎以弥补过去的罪恶也未必获得幸福,而有的人坦荡一生,却受尽苦难。
哈桑对自己也是足够的自信,特别是在追风筝上。即便大家都觉得风筝并不会飘落在哈桑所等待的位置,哈桑却有着足够的自信,等待着风筝的到来。看到这里的时候,哈桑的那份自信和笃定其实是打动我的。其实片中哈桑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和品格,足以让他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自由的人(正如他对儿子的期望一样),不过因为出生就决定了阶级,虽然他其实和阿米尔是同父异母的的兄弟,虽然阿米尔的老爸对他也很不错,但是他不可能和阿米尔平起平坐。这就是命运吧。
某种程度上哈桑是悲哀的,面对欺凌,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对好朋友的承诺,即便这样,他还是被真心对待的好兄弟,好朋友栽赃嫁祸,为了保全朋友的尊严他消失了。然而,他始终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他有自己的信念。而相比之下阿米尔虽然用世俗的眼光看起来大学毕业,作家,美丽的妻子,然而这一切华丽的成功背后,则是他一直藏在内心的挣扎和纠结,直到最后,他去为哈桑的儿子追逐风筝那一刻,我觉得他得到救赎,他去追逐心灵自由的风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