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经常看书的人,和从不看书的人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回答的?
有一位亲戚就问过我这个问题,当时我跟他说了一大推。正如你所料,我都是鼓吹多看书的好处,不过真要区分两者的区别,还是很难的。
你能确定多看书就一定好吗?从不看书的人就处处不如人吗?也不见得。在《这三种人不能读书,你是哪一种》这篇文章里,就有一种天赋极高的人不必读书。
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类人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虽然不能用肉眼马上辨别出来,但他们之间的差别还是存在的,只能通过观察和深入交往之后,才看到其不同之处。
从我自身经历和主观判断来看,从不看书的人和经常看书的人,主要有以下三个区别。
1、是否自信
在人际交往中,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那些经常看书的人,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里都表现得相对自信。即使身无分文,他身上也有一种淡然的气质。
我就有过这种感受。自从看了很多书之后,我才开始变得底气十足,哪怕暗骂自己多就读了几本书,千万不要飘,也还是挡不住骨子里散发出的自信。
比如我跟一些从不看书的富二代们坐在一起时,从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反而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相反,他们在我面前吹牛时,倒有点放不开,说段子时怕说错一样。
用一个哥儿们的话说,「虽然我们没他们有钱,但还是有一种优越感的」。究其原因,这一点点优越感无非是我们多读了几本书,不然一定自卑,至少在他们面前畏首畏尾。
后来一想,确实如此。如果一个人从不看书的话,就没有精神食粮的喂养,每天必然陷入各种物质攀比之中,只要看到食物链中排名比自己靠前的人,就不自觉地自卑起来。
在少年时代,我就被这种自卑感折磨着。因为看书少,与别人交往时只盯着物质不放,比别人过得好就飘,比上不足就自卑。
可是人外有人,总有比你厉害的人。后来看书多了,慢慢地就多关注自己的内心,用书本滋养心灵,于是变得越来越自信。这种自信,哪怕是盲目自信也比自卑好。
2、是否善于独处
前段时间,我写过一篇叫《哪个瞬间,让你突然觉得读书真有用》的文章,说到了经常看书的人比常人善于独处,即使长时间没有人找自己玩也有办法自娱自乐。
举个例子。假如把你一个人放在一个没有电、没有手机信号的偏远山村里,你能住上半年吗?毫无疑问,我一定可以安心地住下来,只要有书读。
即使不带一本书也没关系,我自有办法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有趣。因为先前看过的书可以帮助我构建一个精神王国,我就是国王。
在这个只属于自己的王国里,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每一天的生活,不会因为没人陪我玩而感到孤独寂寞,更不会有任何的抱怨。
其实经常看书的人在独处时,或者在恶劣的环境中一个人生活,也不会无聊。而一个不看书的人,如果某一天停电了或者手机电池只有一格时,就不自觉地心烦意乱起来。
如果真到山村里住上半年了,他就可能一天都待不下去,这是心灵干瘪的表现。从这点来看,经常看书的人无疑占了很大便宜。
3、是否善于思考
以前我不经常看书时,一旦遇到问题就慌乱起来,不知道如何解决就只能开口向别人求助,或者在束手无策之后敷衍了事。
现在想来那是一种偷懒和不会思考的表现,不过就算绞尽脑汁我也不知道如何正确思考,因为书读得少了。
后来我就主动去看书了,并一发不可收拾,在遇到困难时我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解决办法。虽然有时候不可能完美去解决问题,但方向是不会错的。
因为面对某一个难题一筹莫展时,我就想到某本书中的高人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假如他遇到了应该怎么做,顺着他的理论和思路,往往很快便找到解决之道。
除了解决问题,在选择是否去做某件事时,经常看书的人更善于做出有利的选择。
比如你打算买某一只股票,就不妨想一想是巴菲特的话,他会不会买呢?他买的依据是什么,不买的依据又是什么?
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逼迫自己重温书本知识的过程。倘若没读过关于巴菲特的书,你就知道找什么书来看,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和做决策的依据是什么。
从不看书的人,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会怎么做呢?可能直接问别人,也可能凭感觉去买,而不会去思考买与不买的根据是什么,后果又是什么。说白了,他只能靠运气做决定。
可见,经常看书的人不仅看起来更自信、善于独处,还知道如何全面地思考问题。
而从不看书的人,也不能说完全不会思考或不够自信,他在短期内来看的话,与经常看书的人没什么区别。
可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他的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就容易受限,从长期来看经常看书的人在思考各种问题上就多一点点优势。这一点优势慢慢放大,久而久之差距就出来了。
对于从不看书和经常看书的人,你认为他们之间还有哪些差别?欢迎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