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么多区块链项目及应用中,能最早落地的算是内容平台和游戏了。也有一些内容平台只是伪区块链项目,在原来的互联网内容网站或类论坛的基础上加上了token的玩法。虽然有些也会规划做公链,让内容上链成区块。目前知道的已上链的内容平台有:国内的primas、币嗨;国外的steem,目前关注的内容平台就这几个。
聊区块链内容平台前,先来分析下互联网问答平台知乎的情况。
想起11 12年,还在上学的那会,刚刚接触到知乎。那时候的感受就是,知乎上蛮多大牛的,网站上都是自己比较关注领域的大咖,在回答网友的问题,而且质量都满高的。就是这样,知乎一直在我心里都是质量比较高的问答平台,一想到某些领域的问题,第一时间就是想到,去知乎搜一下,看有没有答案。知乎早期的主要用户是创业者、工程师和互联网从业者。特别是创业者的问题特别多,这部分的用户既真实又活跃。
那时候自己还有没有KOL的概念(意见领袖)。就是觉得平台上的问答质量高,能满足我关注领域的疑问,对于我而言,平台的价值就高,我经常去关注它。
这也是知乎为什么慢慢成长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KOL效益,因为一个行业领域的大咖入驻,并且对问题有高质量的回答。一个大IP形成的粉丝效应是很关键的流量,而且这部分的流量黏性高,需求较为精准。
知乎作为传统互联网问答平台,是什么维持着大V大咖持续的高质量问答输出呢?
1、前期关键的就是平台对于KOL资源的运营,平台的实力,价值,资本背景是否被KOL看好。或者平台出钱与大咖签约的形成为平台提供问答内容支持。把这波关键的KOL维持下去,让内容价值沉淀下来,形成KOL-平台-用户-领域优秀者-用户,形成吸引定律。
吸引定律又称“吸引力法则”,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他吸引而来。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的运转,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地球才能够在46亿年的时间里保持着运转的状态。
2、满足第一阶段之后,就是KOL们的利益问题了。在伴随着平台发展,KOL们的影响力自然也增长,那天他们就更有动力去输出自己的价值,就达到了维持平台的循环运行。
3、当平台形成了良性循环增长时,这时平台的用户就能体现价值了。然后付费问答,付费课程,就提供了更多的流量变现的渠道。
4、专业写作门槛的降低,在知乎上只回答自己所关注、擅长并且能回答好的问题即可。
5、用户有时候写作并不知道要写什么,但有人提出问题了,而且还是自己关注和擅长的,这样能回答对方的疑惑,就很有价值。这里也是社交的概念,社交最核心的是表达和被认同。成年人的被认同要么是财富,要么就需要介绍了专业背景。
再来看看币乎
币乎算是现在区块链内容平台的头部,具有先发优势,而且代币在交易所流通,平台的日活跃度也比较高。
那币乎的运营方式又是如何呢?
1、早期通过大量的代币激励,发放给业内KOL意见领袖,激励他们去宣传币乎,而且 当时还没有其他区块链内容平台,占据了很多的先发优势。
2、上线MVP产品,从早期积累的作者社群直接导入,通过写作点赞代币奖励,代币上交易,让区块链写作者实现了内容变现的问题,而且早期一批币乎写作者有流量红利,形成了写作的赚钱效应,早期那波作者也快速成长起来,成为币乎大V。
3、因为币乎的通证模型,也让币乎的点赞形成了买赞和卖赞的生态链。因为早期的作者积累了大量的粉丝,每次一发文便有大量的读者抢前排赞。这就导致了马太效应,那些新进驻的作者的问题很难获得曝光,想要上热门,一是得到大V们的暴击,因为他们锁仓了很多代币,点赞权重高;二是只能通过买赞或刷赞,获得热门的排名,才能获得文章的曝光。
虽然币乎的白皮书上规划的代币有很多应用场景,但好几个月过去了,币乎代币还是依然单一玩法,就只能点赞。而且,自从币乎封了一波自动刷赞的ID后,现在整体的点赞热度不高。币乎也是想净化环境,但是也意味着币乎暂时失去了它生态的某一环,也就导致了现阶段有点凉凉的感觉。这几天关注下来,虽然还是有一些好文,但还是充斥了太多的水文,复制粘贴文,大家还是奔着刷代币去的。发现并不是有了激励后,大家的文章质量就会提高。
从知乎和币乎的对比来看,虽然两者并不完全一样的平台,但都同属于内容平台。币乎暂时没能保持着持续的高质量内容,没能很好的控制内容的质量,发挥其生态的价值。而知乎,在后期引入了大流量前,都一直保持着高质量的问答内容,而且是在没有直接的代币激励,而且利用了KOL和人的社交需要,去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那区块链内容平台加入token的激励机制还有效吗?
虽然知乎前期的运营是利用了KOL和人的社交需要,但内容总需要有变现的出口,发展成后面的付费问答,直播和付费的课程,还有植入一下广告,这都是后面知乎为了流量的变现。后期知乎在问答上的质量也开始有下降。
那么像币乎的区块链内容平台呢?
个人觉得是,暂时还没能提供到满足用户的真正的需求,看区块链文章虽然是很多小白和币圈人的需求,但在质量上还没有办法做到,吸引业内比较专业的人进行输出高质量的文章。因为通证模式的设计依然没达到理想状态,不能有效的激励持续的优质内容。还有就是币圈现在大都还是停留在炒币阶段,这样用户的活跃度就跟行情的变化而变化了。
也是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区块链内容平台出现的原因吧,因为暂时还没有头部平台,大家都看到了这块蛋糕,有个新想法,设计一套通证模型,组建一支互联网产品和运营团队,基本就可以开干,至于上不上链,得看融资情况和后期发展状况了。
继续关注区块链内容平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