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一首著名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要表达的思想主题很清晰,但有个问题想不通: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身体处于何种状态?是躺在床上吗?恐怕不是,躺在床上如何“举头”“低头”呢?最多可以说“举目”“低目”。
那应该是坐在床边。可是也不对:月光是从哪里照进来的呢?门吗?半夜三更开着门,就为了看月光?很有诗情,但不合理。倘若心情愉快,开门让月光洒进来,倒也有情可原,思乡之时哪有如此浪漫心思?也可能是窗户吧?那更诡异:一方月光,怎么会像地上霜呢?露天才有霜,屋里怎么会有霜?一小方块霜,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诗仙级的作者、通俗晓畅的文字不应出现如此别扭的意象。
还有一个问题:“举头望明月”,视线是穿过窗户吗?是偏着头看?还是压低了脖子往上看?
《静夜思》有8个版本,现行的是明朝的版本。顾炎武曾经愤恨“万历间人,多好改窜古书。”宋朝的版本全文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这个版本避免出现两个“明月”,比较可信。可从屋里往外看山月,是不是有点怪怪的感觉?象李白这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人,能够“斗酒诗百篇”,怎么会写下如此费解的句子?
问题出在“床”上。床的本意是坐、卧之具,白天坐在上面,脚不垂下来,正式坐姿应该是屁股放在脚后跟上,随意时也可能向前伸直双腿,像簸箕的形状,盘腿而坐的可能性有,但几乎不见记载,可能是不入流的凡夫草民才这样坐,佛教传入之后,这种坐姿大行其道,甚至成为静坐的标准姿势。晚上,床就成为寝具,如《三国志》说刘备三兄弟“寝则同床”,肯定是睡觉在一起。
那时的床,更象现在的“榻”,白天中间放个小桌子,可以两人对坐;晚上把桌子撤掉,就能当床用了。还有个配套的器具叫“几”,“床”上坐的时间长了会不舒服,“几”在肘下起支撑作用,可以让身体歪一歪。
“五胡乱华”之后,胡人的坐具被称为“胡床”,诗中则简称为“床”。“胡床”可以粗暴的理解为马扎,是一种可以折叠的坐具。白居易有诗:“池中有小舟,舟中有胡床。”能在船上放置的坐具,想象成马扎很合适。“胡床”又叫“交床”,有的有靠背,被称为“交椅”,唐宋之后,贵族出行常带这种椅子,“第一把交椅”的说法也是由此而来。
李白还有一首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里的“床”也是胡床,否则无法理解“绕”的动作。回头看《静夜思》就会明白,李白是坐在马扎上,看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就像下了霜,举头看到远山的明月,低头思念自己的故乡。一切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