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苏州4月27日讯(记者李锦)在江苏媒体圈,应志刚算得上是一位传奇人物。做了20年深度调查记者,带出来的学生,不少已是各家媒体的中坚力量,至今仍津津乐道于他曾经写过的那些作品;他是媒体圈普遍认为转型成功的例子,从媒体总编的任上决然离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他是一位知名的旅行家,但他笔下的游记却只有他自己的故事。
从3年前开始,他保持着一年出版一本书的节奏,是出版商们争抢的对象。
他的文字柔软、澄净,从网络小说《混在美女如云的日子》,到情感随笔《突然有了乡愁》,还是即将出版的旅行笔记《散落一地的温柔》,视线和笔触却从未离开过苏州。
道不尽的江南风月,写不尽的姑苏温柔。而他,却不是道地的苏州人,他来自浙江宁波,与苏州的邂逅不过短短6年,却在这里寻到了浓浓的乡愁。
在他的新书即将付印之际,记者与这位曾经的同行进行了一番对话。
记者:作为乐途灵感旅行家、途牛大玩家、驴妈妈旅行达人、中国国家地理网专栏作家,为什么你笔下的风景一直和苏州有关?
应志刚: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是2011年到苏州的。这里的园林、昆曲、评弹,寻常人家的雕花窗,小庭院里的盆景,小桥流水随行的街巷,都让我着迷。
我很小就从家乡出来了,大部分时间是在江苏度过的,在每座城市都做过记者站站长,唯独与苏州产生情缘,是因为苏州的人文和宁波较为相近。所以说,我在写苏州,其实也是在写自己的故土。
记者:我平时也看一些旅行家写的游记,他们会把游玩的线路描述的清清楚楚,包括衣食住行事无巨细,对比你写的游记,却找不到一丝攻略的痕迹。
应志刚:我觉得旅行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把自己固化在攻略里,去看别人都在看的风景,真的挺没意思的。就像我在新书《散落一地的温柔》的序言里写的那样,旅行的意义不在于你去过多少地方,而在于你到过的地方,从此有了你的故事。
我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动,我的读者在我的微信平台上留言,“应老师,我现在正坐在你坐过的咖啡馆喝咖啡。”我觉得这是对作者也好,对作品也好,都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所以我的游记也好,或者说随笔也好,没有攻略,只有我自己的故事,那些温暖过我的爱情和友情。
记者:你做了20年的深度调查记者,这里面的酸甜苦辣是外人无法感知的。从记者到总编,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情怀和理想都有了,你为什么会选择辞职?
应志刚:当记者不容易,跑社会新闻尤其不容易,风里雨里不说,各种委屈更是只能咽在肚子里。2014年,我被提拔做了一家新闻网站的总编,干了半年就厌倦了,可能骨子里应付不来许多东西吧,而我又不愿意轻易妥协,所以选择了辞职。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喜欢旅行,固定的工作会牵绊我的脚步,加上当时的收入的确难以维持旅行所需要的开支,考虑了几天就决定自己创业了。
记者:自己当老板不是更没自由了吗?
应志刚:因为创业的内容还是和旅行有关,比如我们最近在做的一个项目,就是帮一家新开的景区设计路线,并开展全面的推广。旅行是朝阳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从公司创立起我们就不缺业务。而我又有一个强大的团队,不需要我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这也满足了我整日游手好闲的生活需要。
记者:保持一年出一本书的节奏,而且你说要写遍苏州,真的有那么多的素材吗?
应志刚:对于苏州,我保持着孩子般的好奇,每一条街巷,每一个人,我都想去靠近,去观察。我常跟朋友们说,光是写苏州的小巷,这辈子都是写不完的。更遑论2500多年的吴文化,给苏州留下的印记,是取之不尽的宝藏。
另外,我不可能成为研究苏州的学者,我只想作为一个个体进入到苏州的生活,去感悟这座城市,并在这座城市留下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