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03
小姨的生日,大家都聚在一起为她庆生。
开始Planning的复习,不过心里的压力较之以往少了很多。
最近开始看《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一个神经科外科医生和神经科学家在最后患肺癌的日子里,留下了他的感受和客观的对于生死的印象。
这本书名来自一首十四行诗:
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你见证生前的呼吸或作死后的空气,
新人尚不可知,故旧早已逝去:
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
读者啊,趁生之欢愉,快与时间同行,
共赴永恒生命。
保罗在罹患肺癌的最后一年,讲述他过去的成长,讲述他对于追寻生命和死亡意义的历程,从旁观者变成亲历者,他所面对的茫茫荒原。
他在大学的暑假去度假营实习,那个时候他想要的,是生活在当下,是他眼中的风口浪尖和智慧高峰。他描述作为主刀医师的心理感受,感受不到时光的流逝,充实紧密。海德格尔曾说过“无聊,就是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手术对于他来说,就是时空的静止,是全神贯中的样子。
大概是看过《外科医生》,对于保罗描述的在手术室里的画面,都可以一一的映现在我的脑海,让我觉得对于很多关于医学专业的描写并不陌生。与家属沟通病情,如何参与患者的治疗,这些画面都不止一次的出现在电视剧的场景里。
保罗一度觉得在靠近他所要探寻的东西,他要知道的是生命对于患者意味着什么。浑身插满管子维持的到底是生命还是家属的希望,这些因人而异都是他所探寻的。死亡是客观的存在,“大多数人从生到死,都是被动的——这是你和你身边的人需要接受的现实”。 而如何看待和面对死亡,才会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什么是我们自己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