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面临诸多选择,几乎每天都在选择。
晨起,就开始了选择!
早餐吃什么?营养第一,还是方便省事第一?口感第一还是观感第一?吃饱呢还是留点空间等会加餐?
很多时候,念头一闪而过,并没有过多考虑,列出一二三,就随便做了选择。如果不是事先想好、约定俗成,往往是看到什么食材就选择了它。综合考虑下来,简便、省时、营养还过得去,一顿早餐就对付了。往往也需要半小时,有人只需要十分钟,牛奶+面包,不用选择,自然不用考虑。
今天穿什么出门呢?天气如何?见什么人?什么场合?面对衣柜,又开始了艰难的选择。服装款式、风格、颜色、舒适度、配饰和妆容搭配
哦,好难。感觉自己又该买衣服了,衣柜里层层叠叠的衣服,都不够满意。
耗时,懊恼,最后随便搭配一套,差不多还行,就出门了。
听说最近房价要涨?我们要不要换房?面临选择,看怎样的房子才是往选择池里放精准选项?物业管理、小区档次、房屋总价、房型户型、周边交通、学区、生活配套。看了很多房子,感觉每项都符合要求的,几乎没有,所谓物美价廉,难!
工作不如意,准备跳槽,又面临思考。薪水、发展空间、工作内容、公司福利、公司规模、公司文化、工作氛围、领导作风、离家远近,每项都如意的工作,看来我是遇不到呢!
选择人生伴侣,身高、外貌、体魄、工作性质、收入、性格、品行、受教育程度、过往经历、对方出生家庭。都满意的,怎么轮到我碰上?如果要选潜力股,那又具备哪些特征?
为孩子选择学校,为自己安排业余生活,为他人选择礼物,面对事情的态度,去北京坐高铁还是飞机?什么时候回家看父母?交什么样的朋友才是提升而不是消耗我们?
......
有时候不得不选择,有时候不加选择,有时候犹豫不决。我们的选择越精准、越快速,我们办事就越高效。看微信的时间、起居的时间、运动的时间、纠结中的时间、痛苦中的时间、发呆的时间。上帝很公平,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有人高效,有人低效,往往在时间的把握上效率不同,而时间管理,来自于高效选择。
畅销书Ray Dalio的书《原则》,他从他的个人经历,衍生出他的思考和总结,列出了他优化后的生活原则、工作原则,帮助他在关键时刻快速做出选择,人生得以不断攀高峰。
最好的人生状态是:各项选择有标准,不用费时费力考虑纠结,可以省下很多时间,可以看书写字、静心思考、仰望星空、赏花弄草、看孩童玩耍、跑步锻炼、安心睡眠。
我们如何缩短花在选择上的时间?
几点起床、早餐搭配、服装搭配、上班时间、交通工具、工作内容、学习领域、人际交流、情绪管理、运动方式、思考总结、几点睡觉。
可以固定下来的流程,完全可以程式化。
比如早餐搭配,设定标准,准备食材,按规则做就好了。
服饰搭配,搭配好不同的风格,挂在衣柜,需要时直接取用。
人际交流,谈话抓住重点和主线,确定交谈时长限制,确保话题围绕中心不散漫,避免天马行空、却没谈到重点。只是情感沟通,那就聊聊家常、心情。如果谈事,将为什么、要什么、做什么谈清楚。往往是事基于情,有情才谈事,我们完全可以发于心,基于理,高效沟通,拿到结果。
工作内容,是否在为你的目标服务?如果你的目标是年入50万,那么平均下来,除去节假日,每天的收入应该保证在2000元。如果你刚刚工作,第一目标是提升自己,那么你在做的事情,是在做加法,还是原地踏步或退步?如果总结下来,眼前的工作只需要改善内因,完全可以朝着目标前进,那就不换,只调整态度和方法。如果需要依赖外部因素的变化,才有希望朝着我们的目标,那就另找枝头。
如果你想写一本书,想写哪个领域的书?育儿、健康、心理、家庭关系、个人提升,你擅长什么?
标准化的流程,节点上的原则,帮我们省下很多需要思考的时间,大大提升了效率。
让心思简单一点,心情畅快一点,做事高效一点,产出更多一点。同样的一辈子,明白得早一点,得到的多一点,收获的,不止一点点!
举个例子,我选择房子的时候,筛选出三个选项,按重要程度列出我的六个选择标准,用打分制,每项最高分10分,得分最高的房屋1即是选择。
我用这个方法,帮助一个姑娘选择了新工作,她面临三个选择,每个都有她喜欢的点,又都有她不喜欢的点。所以,将最在意的几点排序、打分,总分最高的就是选择,这样的选择一般不会差。
前提是,你要建立选择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