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记录文字的载体,每个古代文明都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材料书写文字。古巴比伦人将楔形文字刻在泥板上,古阿兹提特人用桑科植物树皮做成的厚纸上书写绘画,古印度人在贝叶上抄写佛经,中古欧洲人用羊皮纸等野兽皮书写。而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西周时将铭文刻在青铜器上以纪念重大事件,后来还出现了竹简、丝帛等载体。但他们或太沉重,或太昂贵,不能大量使用,部分更不能修改,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知识快速传播的需要而逐步被淘汰。
东汉时期,宦官蔡伦为了和帝不再受案牍之劳行,进一步改进了造纸术,以破渔网、树皮、丝麻等捣碎制成纸浆,经过晾晒、压制得到纸品,以其材质易得、方便书写、容易保存而被称为“蔡侯纸”。至汉献帝时,东莱人左伯又对以往的造纸方法进行了改进,使纸质更加洁白、细腻、肉圆、均匀,史称“左伯纸”。
纸质的改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但长期以来的政府令、地图、重要文献还是用竹简木牍。直至东晋末年,帝王下令,才是全部政府文件改为纸质书写,这才使纸作为书写没接,正式登上权力中心的舞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贵族圈儿,出现了许多“魏晋风骨”的文化名人,在这个纸的品种、质量、产量得以发展的时期,文化先锋任务的书籍、书法、绘画、书信凭借“纸”的载体得以广泛的传播。
最著名的的例子就是左思的《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一时间传抄者无数,竟令得洛阳纸贵。而书法家王羲之成功开启了中国汉字书法艺术的大门,被后人称为“书圣”。
到了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造纸业进入昌盛时期,但与前代相比,造纸术并没有太大的变革,只是造纸用的材料种类更加广泛。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在纸张上进行创作,韩滉的《五牛图》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故宫博物院。
而有宋一代,虽然在对外战争中尝尝里不重新,积贫积弱,却因重文轻武的国家政策与国内长期的和平,使得商业得到极大发展。到宋仁宗时,毕昇将隋朝起的调班印刷改进为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书籍的质量、速度。同时,宋代还发行了纸币——交子。自此,纸张首次被赋予了取代金银等硬通货流通的货币价值,并沿用至今。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纸在中国的制造工艺在元明清时达到顶峰,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并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甚至由蒙古人带入欧洲。各国在造纸术惠泽之下,知识、文明、宗教得到快速传播。
19世纪,在西方产业革命的影响下,以木材为原材料的机制纸得以迅速发展。我国在1884年有了第一家机制纸厂——上海机器造纸厂。由此,我国的造纸业由手工作坊进入了机械化、工业化生产的阶段。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