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New Day
歌手:Fabrizio/Baldoni/Gino de Stefani/Paolo R(貌似简书不能插音乐,这首音乐前面的节奏部分很好听,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来听一听,最近很喜欢听纯音乐,但是忽然发现点击蓝色的字体可以跳转到歌曲的页面哦!)。
今天在微信群里面,一位朋友说:“看你们聊天,感觉我和你们在两个世界”。一下子让我想到,是呀,我是从另一个世界跌跌撞撞,痛苦的一路走来。
在那个世界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全感,自我的否定无处不在,就像锁在一个牢笼里面,听着任何人的差遣,随波追流,因为:没有自我。
那个世界的名字叫做:抑郁
细算算,我在那个世界已经生活十几年的岁月了,虽然我现在还不算老,二十几岁的年纪,哈哈。
当我觉得自己脱离那个世界的时候,也曾经为此写过一篇文章《四个月从抑郁到觉知》,初识写作,水平尚一般,写自己如何在四个月内改变对自我的认知,从而彻底解放自己那颗随时沉浸在黑暗的心。
而这一切的改变,我当时不知道,现在如果总结,用一个词语可以概括就是:元认知。
百科上的解释是:
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监控认知、超认知、反审认知等,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学习者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一般认为,元认知可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组成。
概括来讲,我们是可以认知并控制自己的思考过程的,引导自己的大脑往哪个方向思考的。我们才是大脑的主人,而大脑本身并不是。
处在抑郁状态的日常多半是这样,不知道什么原因或者因为某件事情刺激了自己,这个时候心和脑是都会感到很难受,心情会不好,大脑会给一个解释或找个原因。比如自己讲错话啦,不善言辞啦,朋友少啦,做事情总是出错误啦,最终结果都会总结成:嗯,我是一个如此很糟糕的人,很差劲的人。然后就此陷入抑郁的状态总也走出不来,强硬的把自己整成一个罪人。
然而很多抑郁状态的人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大脑是这样一步步思考让自己沦陷在抑郁的深渊的。
但是,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思考过程,意识到我们的大脑在控制我们,就有了走出抑郁的可能性。
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自己走出抑郁的那个瞬间:受到了某件在别人看来不叫事的刺激,在回家的地铁上默默流泪,想着自己就这样了,一辈子或许都走不出去了,觉得自己真的很痛苦,我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大脑不停的找原因说自己不好。此刻,我看到了,一个在地铁上哭泣又很无情的不停自己批判自己的女孩,我觉得她很可伶。突然,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要怎么和自己相处呢”?一个声音忽然从大脑中传来“做自己的朋友”。
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内心生起一股温暖,做自己的朋友。
有朋友说的那一瞬间其实是之前的积累,才会在最后爆发。其实,我自己确实是这样的。
而这所有的机缘巧合是源于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恰好自己有一段很长的休息调整时期。地利:在家休息比较安静,自己真正独处的时间会比较多。人合:在一个公益组织(阳光工程)认识的朋友在四个月内不断的给予我观念上分析帮助,以及每个人的故事分享,此外还看了很多积极心理学的书籍,都让我吸取了很大的滋养。在此,我有一个心态,就是要保持开放和好奇心。
关于元认知的修炼,李笑来老师在得到上有总结到:坐享、反思、兴趣(心流)。
坐享就是我们所说的冥想,在国内也叫禅修等,笑来老师用这个词是避免我们陷入到宗教的层面。冥想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观呼吸,科学上的解释是可以增加我们大脑的表面积,脑皮层的褶皱会更多,其结果是会有利于我们自己觉察自己的一言一行。具体方法可以到知笔墨上搜索,有音频跟着做就好了。
反思的话古人也曰过“吾日三省吾身”,这方面我在《2016.11.02》也总结过一篇日记模板,其中有一部分叫问题日志,就是把自己一天当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记录真的很重要,然后找个时间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并找到解决和改进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把问题归结为我就是一个很糟糕的人,进而陷入抑郁的漩涡。
兴趣也叫心流,就是自己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自己很专注。比如弹吉他的时候,跳舞的时候等等,每个人的兴趣都不一样。这里提醒一点的是,暂时没有找到兴趣,可以去不停的大胆尝试,但如果在尝试某个兴趣一段时间后,遇到困难了,觉得很难,也不要轻易的停下这个爱好,跨过一道坎后或许会再次豁然开朗。
人生处处即道场,修心(脑)修心(脑)再修心(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