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说放炮,乃鞭炮之炮也。这东西第一用途当然是图个喜庆,第二用途嘛,自然就是小屁孩们拿来搞破坏了。
搞破坏又有很多方向。比方说恐吓小女生或者路人甲。如何恐吓小女生,本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去说滴。恐吓路人甲的花样就多了。点燃一颗鞭炮扔出去叫做恐吓,把鞭炮埋半截在沙土里,炸得行人一身沙子也叫恐吓。或者,路人甲经过一滩水渍时往里面扔一颗点燃的鞭炮也是一种方法,四周零零落落下场小雨,多浪漫啊。三种方法的收尾工作是一致的:掉头就跑啊!
在农村的恶作剧那就更加有意思了。在新鲜牛粪上面插一颗鞭炮。有人过来时点燃,“啪”那么一下,知道啥叫漫天飞翔么……
光是捉弄路人甲或者小姑娘其实不算什么本事。当年俺们玩鞭炮的最高境界是来一场战役。街对面大院,一群差不多一样大的小屁孩,在一个外号“大嘴巴”的臭小子带领下欺负俺们大院的汤小雪。小姑娘给“大嘴巴”们的鞭炮炸得哇哇直哭,一身新衣给炸成渔网,这自然引起了本大院小伙伴们义愤填膺。然后一群七八岁最大不过十岁的小屁孩,在年三十夜里打了这么一仗。
当年使用的弹药主要分为两种,最常用的是“冲天炮”。这是一种带有延时引信和长长细木条做平衡尾翼的炮仗。发射时无尾焰,有尖锐的啸声,射程远达二十米外,在偷袭敌人和大规模远距离投放的时候优势大大地有。因为敌人无法识别判断弹道,故无法作出应有的规避,同时它那尖锐的啸声对敌方是一种心理上的打击,颇有古时作战“飞鸣镝”的效果。
第二种武器是“彩珠筒”。它有点像交响乐团指挥家的指挥棒,只是要略粗一些。点燃之后,从一手持棒,另一端会连续不断地喷出火焰珠,飞到十来米处,火焰珠炸开,形成小小的礼花。童子军团一度在战斗中把它当作重型火炮使用,后来发现这东西射速太慢,弹道太明显,威慑力不够,整个是银样蜡枪头,遂弃之不用,改用手扔大号鞭炮吓唬人。这大号鞭炮响起来声音不小,小伙伴们称之为“雷鸣”。
战斗以本大院童子军团偷袭开始的。“大嘴巴”一伙人欺负完汤小雪小朋友,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吃年夜饭去了。吃完后,这群人聚在他们宿舍区大门那里,开始玩炮仗,无非又是吓唬路人甲那一套。当时街上行人稀少,这群大傻叉就互相扔炮仗吓唬自己人取乐。我方收集了足够的冲天炮,躲在己方宿舍门楼二层的公共洗手池那里,一股脑儿就朝着对方放了七八颗冲天炮,嗖嗖嗖一阵乱响,对方给炸得嗷嗷乱叫。大家相视一笑,耶,报复成功!
除夕之战正式开始。不过各位看官不要指望小孩打架有什么结果,无非就是你放冲天炮,我放彩珠筒或者互扔“雷鸣”。双边隔着单车道马路互相PK,没一个敢冲过来。打了半个多小时,彼此弹药耗尽,遂自动罢战。哪知道这群混蛋隔了了一阵,又搜集到弹药,噼里啪啦打了过来。我军只顾自己玩,猝不及防又挨打,又怒又惊,赶快回去找哥哥姐姐要鞭炮,接下来你来我往,弄到很晚,小伙伴们个个都打起哈欠为止。
战斗就这么结束了。衣服总是免不了被溅出的火星烧出两个洞来。有趣的是第二天早上看到大院门楼刚刷的白墙上四处是被鞭炮炸出的黑点,对面那一家的门楼也是斑斑点点,活像巴勒斯坦难民营。家长们似乎也没有给我们为难。只是以后年夜饭之后,他们总要剥下我们的新衣,换上旧衣服,免得再放炮毁了新衣服。
很多年之后,我再回到当年战场,发现鏖战敌方“大嘴巴”当年的宿舍竟然还没有拆,两层上了年纪外表丑陋墙皮裂开的宿舍楼恐怕已经有五六十年历史,仍旧好端端地戳在那里。我方的那两层宿舍大院却早已经拆掉有二十多年,整个地皮被挖成了一座人工湖。当真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好吧,“大嘴巴”算你打赢了……当年作战的小伙伴,各自成家立业星散各方,也有不幸者已长眠地下。那个被炸得嚎啕大哭的汤小雪,应该是个虎妈了吧?我默默地想,默默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