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孙明君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名为《第三种势力,政治视角中的鸿都门学》,文中指出鸿都门学是汉灵帝依赖的一股政治力量。那么,“鸿都门学”到底是怎样的机构呢?
鸿都门学是汉代学生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院,开唐代专科学校之先声,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鸿都门学所招收的学生和教学内容都与太学相反。学生由州郡择优选送,多数是士族看不起的、社会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开设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打破了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宦官派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对鸿都门学的学生特别优待。学生毕业后,多给予高官厚禄,有些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还有的封侯赐爵。鸿都门学一时非常兴盛,学生多达千人,但延续时间不长。一因士族猛烈的攻击;二因黄巾起义,它随着汉王朝的衰亡而结束。
鸿都门学在“独尊儒术”的汉代,改变以儒家经学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观念,提倡对文学艺术的研究,是对教育的一大贡献。它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突破贵族、地主阶级对学校的垄断,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是有进步意义的。鸿都门学的出现,为后来特别是唐代的科举和设立各种专科学校开辟了道路。
汉灵帝刘宏虽然是个昏庸的皇帝,但有才艺,爱好文学、书法。他引召太学生中能为文、赋者待制京城洛阳鸿都门下,以后又将许多善尺牍和工书鸟篆者都加以引召,于是有数十人。鸿都门学虽然设立时间不长,却出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他们主要擅长鸟虫篆和八分书,代表人物有师宜官、梁鹄、毛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