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各大幼儿园门口又将上演各种分离大戏,有紧紧抱着妈妈的大腿,大声哭喊着:我不要!妈妈别走!有送进去立马往外面冲出来再送再冲的,就像妈妈或爸爸或爷爷奶奶所在的方向有一股神奇的吸力,能瞬间把宝宝吸过来。还有默默流泪的,扁着个小嘴,小手无助的举着,那可怜兮兮的小模样真的是人看人心疼、花看花落泪。见过这场面的人都知道,分离是煎熬的,但最终大部分的家长依旧会成功的把宝宝交给老师,而宝宝们在确认爸爸妈妈已经不在身边了,也会迅速调整情绪,迅速加入游戏的队伍。然而第二天、第三天…..道别的时候哭戏继续上演,有些宝宝哭一星期可能就能自己活蹦乱跳的跑进教室找老师;有些宝宝可能半个月了依旧难舍难分,一步三回头的艰难的挪进教室;还有些宝宝需要持续演一个月的泪流满面,有些甚至哭了一学期,面对这些不愿意去幼儿园的宝宝,我们该怎么办呢?该怎么帮助他们呢?
宝宝为什么会不愿意去幼儿园?
入园前的焦虑
大部分宝宝是缺少和爸爸妈妈的分离经验的,他们已经习惯了家里的一桌一椅,习惯了家里的生活规律,更是习惯了与照顾自己的人日日相伴,突然有一天他需要一个人去新的建筑里,独自接受陌生老师的照顾和管教,周围还有一群陌生的小朋友,有一种置身人海,他不再是被人时时聚焦的那个点的感觉。或许宝宝们想的并没有那么多,但是一到幼儿园门口,他知道他要离开最亲的那个人,独自去接触所有的陌生人和物。于是宝贝们毫不犹豫的及时启动分离焦虑模式,用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来反抗。这其实是一个健康的心理自我保护机制,这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入园后的恐惧
有一部分恐惧来自宝宝自己的观察和经历,比如:有小朋友调皮捣蛋,老师说话的语气比较严厉;或者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欺负,被抢了玩具,被推了一下,被打了一下;又或者对幼儿园有序的生活规律产生了恐惧,饿了没东西吃,还不困就要被老师要求睡觉,需要排队需要等候。不像在家里,一个表情就能有人来响应,一个需求也马上会有人来尽量满足。还有一部分恐惧来自妈妈或其他亲人的问候:宝宝今天在幼儿园,老师有没有批评你啊?宝宝今天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啊?宝宝你今天有没有吃饱啊?这种问候方式让宝宝觉得幼儿园是个很可怕的地方,吃不饱、会被人欺负、老师也很凶。有了这些体验,宝宝们见到妈妈的时候立马大哭,有一种满心的委屈像谁说的情感爆发,相伴的便是日复一日的抵抗去幼儿园。
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宝宝尽早的愉快入园呢?
想起了我家哥哥刚上幼儿园那会,第一天是开开心心的(得益于我充分的入园前心理维系),边走边唱:爸爸妈妈去上班我去幼儿园。第二天就像橡皮泥一样粘我身上(完全不习惯在幼儿园失去中心点这个地位),从起床就开始说:我今天是不去幼儿园的。后来好话说尽,终于走出家门前往幼儿园。一路哭一路说:爸爸妈妈去幼儿园,我去上班班。从第二天开始我和他一起经历了很久的分离考验。记得那段时间我把他交到老师手里,他依旧哭声不止,我狠心快速告别转身离开,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却也有那么点焦虑。听着满园的喊叫式哭声,看着个把超级玻璃心的妈妈在那抹眼泪,想着老师们太不容易了,宝贝们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开开心心上学去,高高兴兴回家来呢?!其实我们是可以做点我们该做的事儿帮助宝宝过度好分离焦虑期的。
分三步走克服入园前焦虑
第一步入园前的心理建设。和宝宝一起购买一些入园需要的物品,比如小书包、小被子、喝水的杯子,反复的给他描述背着小书包到幼儿园里,有一群小朋友等着和他玩,老师会讲很有趣的故事……购买几本相关的绘本:《我爱幼儿园》、《幼儿园里我最棒》、《幼儿园的一天》,每天给宝宝念念诗歌《幼儿园里朋友多》、唱唱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让他知道他接下来要去的地方大概是怎么样的,可能会经历哪些事情,恐惧来源于未知,各种正面的引导让他对自己接下来的生活有所了解,接受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第二步认识老师和校园。在确定了宝宝就读的幼儿园班级后,老师们会安排时间家访,宝宝第一次接触老师,这绝对是一次重要的会见,提前让宝宝做一些迎接老师的准备工作,拿一下拖鞋、准备一下水杯、挑一些水果,老师们来了之后让宝宝以小主人的身份迎接和招待(我家哥哥是慢热型的,让他做这些准备工作,等于是给了他见老师的心理准备),尝试着让他和老师聊聊天、抱一抱,第一次见面尽量让他喜欢上老师们。另外大部分幼儿园在正式入园前都有一次小朋友见面会,会让小朋友先认识一下幼儿园的环境还有其它的小朋友,和见过一面的老师们加深一下感情。
第三步提前培养生活技能和幼儿园生活规律。要求宝宝饭前洗手、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培养宝宝自己解决大小便,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有意识地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培养他们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宝宝们觉得自己长大了,而不是一个样样都不会的“小宝宝”了。有了这些生活技能宝宝们在幼儿园就不需要事事有老师了,而和幼儿园接轨的生活规律让他们能更好的适应,另外对于那些习惯抱着特定的被子或玩具入睡的宝宝,可以在刚入园的时候帮他们带上那个“安抚物”,熟悉的气息能帮助宝宝们更快的从分离焦虑中走出来回归到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有针对性的解决入园后的恐惧
针对因为怕老师批评而不愿意入园的宝宝:有一个小女孩因为看到老师说话语气严厉的样子,吓得天天吵着闹着不愿意去幼儿园,孩子的妈妈是个很有耐心的人,和孩子交谈得知原因后,她利用孩子在一个培训机构学回来的一句话智慧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小女孩:妈妈,我今天学了一句话:人人有情绪,一会就过去。
妈妈:妞妞,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小女孩:就是情绪王国里有快乐村长、悲伤村长、恐惧村长、愤怒村长,每个人都会有这些情绪哦。
妈妈:那就是说每个人都会开心或者生气?
小女孩:对呀,然后一会就过去。
妈妈:那你觉得姐姐会不会生气?
小女孩:会!
妈妈:那你觉得妈妈会不会生气?
小女孩:也会!
妈妈:那你们幼儿园的老师会不会生气呢?
小女孩:当然也会!
妈妈:你们幼儿园的老师什么时候会生气啊?
小女孩:在小朋友乱扔玩具、搞破坏的时候会生气。
妈妈:妞妞会不会乱扔玩具、搞破坏啊?
小女孩:妞妞才不会呢。
妈妈:那老师会不会对妞妞生气啊?
小女孩:不会的。
妈妈:所以妞妞就不用害怕老师会生气,老师生气了也一会就好了,对不对?
小女孩:对的,人人有情绪,一会就过去。
妈妈:嗯,那妞妞可以开开心心的去幼儿园,老师会批评调皮捣蛋搞破坏的同学,但是很喜欢妞妞哦,好不好?
小女孩:好的,妈妈!
这是一段真实的对话,对于因为害怕老师而不敢、不愿意去幼儿园的小朋友可以直接拿来借鉴,每一个问题都是下一个问题的铺垫,最终指向问题的解决。通过这些对话,让孩子明白规则和界限,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会挨批评,了解了幼儿园的规则后,孩子在那里就会有更多的安全感。
针对因为害怕其他小朋友欺负的宝宝:宝宝的性格:有开朗的、有内向的、还有些是具有攻击性的。关于对自己的宝宝被欺负了怎么办这个问题,我们也是讨论过很多次。有些家长说:我们不能欺负别人,如果别人欺负了我们,我们要告诉老师或者爸爸妈妈。有些妈妈说:如果别人打我们,我们就打回来,这是自我保护。还有些妈妈说:别人若是打我们一下,我们必须打回来两下,受欺负也是一种气场,会吸引那些有攻击性的孩子来欺负,只有加倍奉还,才能给那些打人的孩子一个下马威,断了他下次再来欺负的念想。听了似乎都有道理。但若想宝宝很快的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和他们聊这些似乎并无多大益处,在他们听来幼儿园就像一个魔鬼集中营,到处都是打人的坏蛋。如果宝宝是看到了别人抢夺玩具或者打架,我们要趁机告诉他:大家要做好朋友,玩玩具可以轮流玩或者交换玩,别人抢你的,你会难过,你抢别人的别人也会难过。打人会很痛,还有可能会让人受伤,所以这是一定不能做的事情。如果很不幸我们的宝宝是被欺负的那一个,我们就要听听宝宝是怎么说的,我们要坚定的告诉宝宝不能让别人打自己,要保护好自己,至于要不要打回来,我觉得让宝宝凭天性去发挥吧,这是我们控制不了也很难引导得了的。平时放学后可以在幼儿园活动区让宝宝再玩一会儿,感觉他们和其他小朋友的友谊很多是在那段时间培养的,大概因为妈妈们也在旁边两天,他们觉得自己的妈妈和同学的妈妈也是朋友,自己和同学也是好朋友。玩得多了,就有感情了,慢慢的感情自然的向上课时间延伸,他们可能就会有了自己的圈子,从而避开了欺负人的孩子,也有可能和喜欢欺负人的孩子成了朋友。于是其它小朋友对宝宝来说不再是一股恐惧的推力,而是一股快乐的吸力。他会记挂着要找谁谁谁玩,会想着带吃的或玩具和谁谁谁分享,那谁谁谁开始吸引着他去幼儿园。
研究证明在入园之前有与家长分离经验的幼儿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性格外向、活泼大胆的孩子则要比那些性格内向、安静胆小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那么对于那些不愿意去幼儿园的宝宝们,爸爸妈妈们根据具体情况尝试一下本文提到的一些做法吧!祝您和宝宝开启一段愉快的入园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