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没怎么写过东西,文笔乏善可陈,更谈不上“坚持”的工科伪文艺青年,来谈“坚持写作”这个话题,似乎毫无说服力。但是管他呢,从此我要坚持写点东西了,这是我当下最想做成的事,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可想来想去,开篇不知道写点什么好,只好硬着头皮来谈这个话题,就当分享一下我为什么突发奇想地要做这件事。
1.写作能理顺思维,把事情想的更通透
即将要迈入而立之年了,脑子里开始有很多想法。过去的成长经历,失败教训,亦或是逐渐成型的三观,不断在脑中划过,总有一种想表达出来,去跟别人分享的冲动。可每次我心里明明想的很清楚,想要成文系统阐述的时候,却又迷糊了,感觉这个观点似乎没那么正确,很有局限性。
比如最近有一个很优秀的女孩过24岁生日,在朋友圈留言:走过路过,请留下一个人生建议送作生日礼物。我几乎不假思索的留言道:“大胆去做基于自己价值观下认为正确的事”。从我的成长经历来看,这是我总结出来,已经成为我人生信条之一,努力践行好几年的心法。
但当我想写一篇文章,把这个观点去跟别人安利一下的时候,问题来了,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比如青少年价值观还未成熟,若真按这个方法去做,没有人指导,可能会酿成不可弥补的错误。因此,必须为这个观点加几个条件才行。
把青少年除外吧,毕竟还是年轻嘛。但是有些小孩的想法又是相当成熟的,比如韩寒。
嗯,那就要求价值观正确的才行。那么如何来判断价值观正确呢?韩寒当年受多少主流教育专家的指责,但他坚持去做他认为正确的事,最后仍然成绩显著。
苦思冥想了个把小时,终于放弃,承认这个观点我还没想好,需要再打磨。
经历了数次这样的事情之后,我再也不能忍了。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安静的智者。不是段子里帮人点拨的那种,什么某人找智者解惑,智者问:我给你一块金子或一捧泥土,你应该怎么选?答道当然要金子。智者神秘一笑:土里有种子的哦。某人豁然开朗,回答道:这是我的邮箱……
我理想中的智者是不焦不躁,不大喜大悲,心如明镜,能把事情想的很通透。所谓高深莫测而又低调务实。非要举个人物,那就是天龙八部里的扫地神僧。
对于有着如此远大理想,却连这些简单的问题都想不明白,如何能忍呢。该怎么办呢?
周国平说,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内在的心灵财富。
没错,那就写作吧!
2.写作能满足自己的小心愿
我相信每个人都曾有写点东西的冲动,写出漂亮清新的文字,发表一篇完美的爱情故事,亦或愤青地写出发人深省的评论。对我来说,能达到其一,心里想一想都觉得美滋滋的。
可是受成长环境所限,大部分人都止步于想法。想一想我们的人生过得多匆忙呀:
高中承担着繁重的学业和一轮一轮的考试,我们必须要考上好的大学,那是大多数人特别是身为农村人的我唯一的出路。
大学挥洒激情和青春,友情爱情让人亦欢乐亦痛哭。有人沉迷游戏,有人热衷活动,而我专注学业,四年、七年眨眼而过。
毕业工作后,工作起步时的不适、艰难和迷茫。成家后要承受房贷车贷,赡养父母,抚育子女。很多时候我们来不及思考,只顾往前冲。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再次北漂后,有了很多个人时间,思考和沉淀变成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既然这样,就写下来吧。
3.写作能把知识系统化,以输出来带动输入
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纷繁的资讯和碎片化的知识带着款款的诚意不断向我们袭来。每天有娱乐段子、世间百态,也有鸡汤好文、深度干货,仿佛读完这些,就能无所不知晓,跟任何人都能侃侃而谈。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比如我,是一个有上进心有好奇心有理想的大好青年,同时不抽烟不酗酒很少玩游戏,对电视剧和电影也不感兴趣(爱情动作片除外),每天花很多时间读文章刷知乎,听逻辑思维被罗胖洗脑,这么长时间的积累,理应满腹经纶才对。可是然并卵,在和别人探讨的时候,我仍然很难顺畅把“所学”表达出来,也就代表我读进来碎片化的知识,并没有融入我的知识体系中。
最近跟《演讲达人成长日记》的作者龙兄交流,参加了他的坚持星球活动,也从知乎找了些文章看,终于找到解决方案,没错,就是写作。龙兄说输出倒逼输入,只有当我们去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并尝试写出来时,才能有目的性的去找寻输入。再引入知乎里周筠回答“碎片化的知识如何成知识体系”的一段回答:
如果你肯坚持写作,那么慢慢地,由于写作需要整理和组织信息,于是,这些有价值的碎片也就能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一样,被你慢慢串在一起,变成珍珠项链——写成文章。
以上就是我想要写点东西的原因,而且要坚持写下去。
PS: 从头看了一下,好像还是蛮有说服力的嘛。即便我是个工科生,对待写作这么艰难的事情,仍然能一蹴而就,虽然一不小心就到凌晨一点多了,但总归是能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