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抱着随缘的态度看了一部电影,西游记女儿国篇。
随缘就是指没有经人介绍,没看豆瓣评分,没看电影简介,打开视频网站随机浏览,哪个有眼缘就看哪个。
我想,我之所以会随缘的选中这部片子,一定源于内心深处对于西游记的情结,那关乎于童年、奇幻与快乐,然而这些美好的愿景在这部片子里被击的粉碎。
1、故事
西游记女儿国本身是个很好的故事,关乎于理想,关乎于使命,关乎于成长,关乎于爱情,关乎于团队,关乎于王权富贵……无论选取哪条线或那几条线讲好了都是一个好故事。
都可以达到用故事引发对现实思考的目的。
但是导演太贪心了,既想要搞笑娱乐的商业,又想做文学与艺术的文艺片。
结果导致了很多篇幅为了娱乐而娱乐,为了搞笑而搞笑,为了文艺而文艺。白白浪费时间,而把故事讲的支离破碎。
所以,因为故事不够丰满,整部电影看起来就像超长版的春晚小品。用流行语、网络段子拼凑的尴尬加上鸡皮疙瘩掉一地的心灵毒鸡汤。
高手看结构,低手看细节。所有好故事的创作,都有着自成体系的叙事架构。
如果能够按照皮克斯动画公司的Emma Coats给我们提供的简化版的故事环来讲述这个故事,会比目前的结构好的多。
2、冲突
其实,西游记女儿国的故事本身冲突明显,可探讨的面很多。
比如爱众生的慈悲之爱与一个人的儿女情长之爱,对待使命(天命)的态度与选择,王权富贵与戒律清规……
这些都可以制造一部好电影的冲突,称之为月经式冲突——深存于我们的内心矛盾,我们不断讨论、在意并且定期就会爆发的心理需求,是不同信念之间存在的“永恒的冲突”。如自由与法制,服从与反抗等等。
这类冲突最稳妥的处理方式就是站一方,打一方。
这也是我们常见的,朋友圈10万+鸡汤文的表达方式,观点鲜明,观者自动站队。无论你表达的是哪一方观点,哪怕再离谱,总会有你的支持者与信徒。
在高级一点的表达方式就是,预设一个立场——受到冲击——出现摇摆——坚定立场——获得成长。比如86老版西游记的设定。
原著中的唐僧,是一个卫道士的形象,捍卫佛法坚定不移。想要通过骗婚来达到逃跑的目的,典型渣男,这个形象就显得过于僵硬和迂腐。
而86老版西游记,把他改编成一个对国王有情、动了凡心,但对信仰更执着的故事。这个改编就显得更加人性化,突出了唐僧也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人,人物更加丰满。
突显出了最后西去的选择更加伟大与不易。这是一个坚守信仰的故事。
西游记女儿国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如何处理两者的冲突呢?他的观点是爱一个人就是爱众生。
这个观点本身没错误,问题出在了预设立场上。
我们拿文章版的西游记降魔篇来对比一下,里面唐僧的心路历程是这样的。
先是以除妖为己任的大爱——经历折磨与苦难——懂得了爱一个人的小爱——爱完整了——终成正果。
因为懂得了小爱大爱都是爱,没有小爱也没有完整的大爱,最终参悟了佛法,这是一个修得圆满,实现信仰的故事。
无论是坚守信仰还是实现信仰,都站在了信仰的一方,小爱都是助他精进修为的一个方式。
而这部电影的预设立场上来就是一见钟情,所以它对冲突的表达就显得格局不够,它把小爱等同于大爱。讲的是爱一个人就要让他快乐,爱是成全。
一开始唐僧与国王一见钟情,然后一直在寻求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所以有了“我舍我的王权富贵,你守你的戒律清规”一起西行取经的打算。
最后经历灾难,得出爱一个人就是爱众生,这就成了为小爱找了一个高大上的理由。
这一立场又与河神为了爱一人而毁了众生的暗线相矛盾,这里又说明爱一个人并不等于爱众生。爱是只是一种执念。
如果电影可以拍成舍弃天命选择爱的故事,拍成岁月静好,感天动地,皆大欢喜也不错,自带一种和现代主流价值观匹配的气质,为爱而勇敢。
如果拍成选择天命放弃爱,可以很文艺,很理想。
偏偏导演很贪心,既要爱又要天命(唐僧取经,国王守护女儿国)。既想用爱来感动你,又想要完成天命的理想。
无法实现之时,于是只能给电影套上一个爱就是成全的鸡汤式逻辑,结果爱也无法感动人,信仰也无法感动人,成全也变成了向天命不得不低的头。
最后,全部主角都为了天命舍弃了爱,国师选择守护国王,国王选择守护国家,唐僧选择守护佛法。国王与唐僧相约——如有来生。
没有爱的勇气,也没有放手的勇气,只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本来可以立意更高,境界更高,结果拍成了鸡汤言情剧,有点可惜。
3、情节
情节上也只能用尴尬来形容,一个人与一条河相爱了,多么美好的预设,拍好了就是有深度的文艺电影,最后一句“你去找大海吧”,美感全无。
女儿国,一个乌托邦的女性王国,世外桃源。不用刻意强调就是很好的性别反思题材,结果导演想要表达的太多了,用力太猛。想要探讨无性别之爱,把河神设定为无性别或者性别模糊的形象。而在女儿国里却是粗壮的如男人般的女武士,潘斌龙的男扮女装、、河里沐浴穿着衣服等等,依然是男性意淫下的女儿国,没有跳出男性视角与思维方式。
匪夷所思的情节几乎贯穿始终,与小龙虾的打斗不知意义何在,国王与唐僧不明不白的相爱,灾难最终还是依靠佛祖的力量来解决等等。
正是这些情节的存在,使得真正值得表达的没有表达清楚,应该立得住的没有立得住。
4、台词
台词分两种:一种是独白,一种是对话。
好的电影用情节,用对话就可以完美的表达观点与主旨。
一般的电影因为故事没讲好,所以要用独白来弥补,如果做的巧妙倒也可以起到华龙点睛的作用。
这部电影显然属于第三种,坏的电影。所有情节和对话都没有为表达服务,浪费在了尴尬的搞笑与胡扯上。全部观点靠独白来苦苦支撑,背离了电影用画面与情节讲述的原则与优势不说,还给人毒鸡汤的既视感。
对话部分也只能用尴尬来形容,之前几乎没有任何铺垫与接触,国王上来就一句“你想我了吗”实在让人费解,这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设定又再一次把影片推入了烂片的深渊。
5、抄袭
这部电影可以用一盘东北名菜来形容,那就是——乱炖!
造型抄袭《爱丽丝梦游仙境》,情节抄袭《神奇女侠》,《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水形物语》《新白娘子传奇》,画面神似《圣诞奇妙夜》等等。
一部不错题材的电影是如何被拍烂的,那就是媚俗。电影作为精神的产物,主旨在于引领大众审美,而不是为了迎合市场,乱炖了各种观点,什么都想要,结果就是什么都得不到。什么都想讲,结果就是什么都没讲好。
文字 | 张泾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