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知识管理往往给人一种曲高和寡的感觉,关于它的价值,多数人讲起来更是模凌两可,但实际上,它却是解开一场产业人才危机的钥匙。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在2015年知识管理峰会上,走访了蓝凌CEO徐霞以及副总裁夏敬华。
人才断档危机隐显
因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在国内多个行业中,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的实战型人才已经出现了断档。
作为家电行业的龙头老大之一,格力电器公司的实力不可谓不强,知名度不可谓不高。但就是这样的格力,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却在公开场合强烈表示,“对于偷偷摸摸挖人的行为我们是非常痛恨的。”
单以格力而论,企业成功就带动了与它相关的整条产业线的成长,留住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的实战型人才,然而,作为产业线下游的中小企业,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面对这种情况,蓝凌软件公司CEO徐霞却表示:“尽管这种人才断档危机并不能完全依赖于知识管理来解决,但知识管理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知识管理的功用
徐霞介绍说:“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管理是企业使能和支持创新的有力手段,曾在某些企业遇到一些行业经验丰富的专家级人才,却常常对他们的工作价值表示怀疑。原因就在于这些人才干了大量低技术含量,并且是重复发生的工作。这样造成双方都不满意,专家没激情,企业认为不值!实际上,通过对知识的梳理、分类、挖掘、萃取等知识库的建立和有效查询,在解决工作问题之初,完全可以把重复发生的问题提炼出来,让这些问题再发生时不经专家之手,就把答案呈现在用户面前。”
而更重要的,徐霞表示:“在许多企业中,完全依赖于一批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型人才,而一旦这批人才离职或退休,这些企业的服务质量就要下降一个档次。因此,对这些企业而言,如何通过知识管理系统,把这些专家级人才的知识留住,以减少他们流失之后的损失,成了当务之急。”
蓝凌副总裁夏敬华也表示:“当前许多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系统,还存在太多误区。实际上,建立知识库只是第一步,因为一个死的知识库很难发挥知识管理系统真正的作用。但目前市面上的管理信息系统,往往追求大而全,把知识管理系统做为一个附件来处理。以为在财务、OA等系统加入知识管理功能模块,就是实施了知识管理系统。”
相反,夏敬华认为:“知识库建立之后,要针对不同的工作人群、不同场景来提供不同的知识服务。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遇到问题,才更有动力去通过学习解决问题。而蓝凌产品中提到的场景化知识管理,指的就是这一层意思。”
“此外,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种类的知识管理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象针对新员工和针对销售人员的知识服务,就肯定是不同的。我们的客户中,有不少活用知识管理,成功培训销售人员的案例。他们先是搜集内部成功故事,接着通过这些故事中成功要素的提炼,形成一整套方法。有的客户在些基础之上,还把这些内容做成了观赏性极强的短视频,让新入手的员工一学就会,极大地缩短了员工成才时间,提高了员工成才率。”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知识管理服务,才造就了蓝凌与众不同的特点,徐霞把这些特点归结为一句话:“平台+行业特性+个性化。”
个性化固然重要,但徐霞表示:“实施知识管理其实就是一个坚持的过程。蓝凌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蓝凌的知识管理与工作已经浑然一体,在工作中实现沉淀、分享、学习、创新,基于人才的员工黄页、基于场景服务的产品社区、项目社区、营销社区、基于移动的新员工培训碎片化学习平台,人人服务的场景,造就了蓝凌自己完整的知识管理平台。有客户见过我们自己应用的知识管理平台以后,都说我要的就是这个一样的平台,但我却表示,蓝凌提供的知识管理服务更多象是给你一本空白‘书’,提供书的材质、框架,目录、但书里的内容一定是企业全体员工自己书写的。真正有用的知识管理平台,需要企业自己去持续坚持优化的积累。”
也许到了此时,依然有人怀疑知识管理系统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徐霞对此举了个例子:“我们可以注意到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中特别注重人才培养路径,这些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将一名有潜力的实习生培养成才。它们采用的方法先是对人才进行甄别,然后刻意让这些有潜力的人才到公司不同业务岗位轮岗。但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这样的公司没有知识管理系平台支撑,这些潜在人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就熟悉和掌握不同岗位所需的技能吗?”同时,象公共服务领域的安全专家,航空航天这些高精尖企业的专家人才,也正面临转型升级的人才断层,老专家都要退休了,如何不让人才流失造成知识断层?
一方面产业人才危机已经显现,另一方面多数企业对知识管理系统还存在诸多误区。这样,面对着多重压力,我们希望徐霞和夏敬华给这些企业开出一剂药方。于是,我们得到了这样的回答:“不同的企业情况千差万别,所以也不存在一剂包治百病的药方。但如果我们按企业规模来把国内企业来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发现,小微企业要留住人才最难,它们同时面临的生存问题也最严重;而中型企业已发展到了一定阶段,面临的往往是突破自己,完成转型升级的问题;大型企业更要的是突破与创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会发现,它们实际上都需要用到知识管理服务。”
所不同的是,徐霞说:“小微型企业面对生存问题,根本无暇顾及知识管理服务。但针对它们,蓝凌也提供解决之策。我们把知识管理的组件和阿里钉钉进行了打包,以免费的形式供小微型客户使用让他们能分享到优秀企业的实践。时至今时,钉钉已拥有了超过80万家客户。我们希望通过免费的方式,帮助小微型企业将知识管理在共享大企业的成长实践中应用起来,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而面对大、中型企业,我们提供差异化的行业知识服务,针对它们的需求,为它们量身打造最适合的服务。”
个性化应用和规模市场在何处?
作为一名已在知识管理界打拼多年的老兵,在谈起知识管理的发展前景时,夏敬华在感概万千的同时,有着太多的话要讲。
他表示:“知识管理的发展已到了一个拐点,过了这个拐点,它肯定要进入一个爆发期。所以我本人对知识管理服务的前景非常看好。而突破这个拐点的方法,我认为就是一定要做差异化服务。象我们把知识管理与社交软件的结合,针对现在年轻人的特点,利用移动技术让他们在需要时随时可以搜索到实用的知识,通过建立社交圈,完成勾人、圈住人,为圈住的人群提供特定的知识管理服务。这种思路在新东方、PICC等企业的实践中,发挥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新东方的应用中,由于社交圈面对的是思想活跃的老师人群,所以各种新创意不断涌现。”
所以,夏敬华认为:“在知识管理服务良好的发展前景之下,知识管理厂商所要做的一定不能是大而全,知识管理服务市场一定会涌现许多提供特定服务的厂商。这些厂商同蓝凌软件一样,所需要做的,是找到规模客户,开发规模市场。”
而从客户的角度分析,夏敬华介绍说:“许多企业当中存在可以通过知识管理服务解决的问题,但企业的决策者对知识管理系统了解不多。同时,很多企业的决策者对知识管理系统有了一定的认识,却又不知从何下手。对此,我借用我们客户华为主管人员的经验,知识管理实施要从0到1的业务入手,从重复犯错的地方入手,从重复做的业务入手,节省人工成本。”
十多年过去,国内的知识管理经历了整整一个轮回。它不仅已经渡过了自己的概念期,更是进入了自己个性化的应用期。通过徐霞和夏敬华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不仅大中型企业可以享受到个性化的知识管理服务,就连小微企业也可以利用云计算的模式,以免费的代价开始自己的知识管理之旅。这样,我们只能说,面对着这场产业人才危机,不利用知识管理系统去在危中寻机的企业,实际上非不能也,而不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