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人生的道路上,为了追求安全感,反而会让我们损失掉更多。
近期在《人民的名义》中有一段演到国家某部委处长赵德汉,面对冰箱里满满的人民币,他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
因为小时候家境贫寒,导致缺乏安全感,然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孩童时代对于金钱观的认知,只停留在「因为贫穷,所以只要有钱,就能获得安全感。」
即使在贫穷的农村,父母对金钱观的认知,将会对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与孩子的未来。有一种会不断跟孩子讲述说我们有多匮乏,这种意识会不断占据孩子的脑海中,最终让孩子长大后,看事情的眼界与格局,当将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也就是内心的匮乏,所引起的安全感不足,导致在行为上,都是以获取最大安全感来做为出发。
其实,一个孩子是否富足,并不是由外在的物质来决定的。
而是一个家庭看待生活的态度。
就算非常富裕家庭出生的孩子,也可能因为强调金钱得来不易,被巨大的不安全感所束缚住,导致内心那种无法富足的心态。
所以,家庭对金钱观的使用,都将影响我们对钱的使用态度。
当我们告诉孩子,这个很贵,我们不能买。这就是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贫乏的心理。
我们可以试着转换一种方式说:「如果你想要这个,那么你要用什么来交换?」或是「你为什么喜欢,你拿来之后要做什么?」
问问题的角度,必须要跳脱当下的价钱,让孩子清楚意识到,如果要获得一件物品,必须有所付出,以及理解每件物品背后的价值,让孩子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待价钱的观念。
教育本身,就是为了不让孩子背负这些沉重的家庭负担,而是让孩子获得自食其力,并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所以,我们更大的责任在于,即使生活不富裕,同样能带给孩子快乐的成长,让他们拥有自信与能力来面对将来的挑战与抉择。
放弃安全感,并不意味着自我损失,而是从更长远、更大的格局来思考我们现在所见的,该如何做出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