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悲伤太多的时候,一个人已经无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别来接受。
-----《24个比利》
《24个比利》这本书很早就躺在书架上,也曾翻看过几页但总觉得有点不忍心看便束之高阁。我这人有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逃避,总以为自己不去看不去了解,那外面所发生的一切不幸的事情就能变成没发生一样。不过这只是自欺欺人罢了,发生了便是发生了,再没法逆转,再说这还有书为证。最近视频网站上正热播的网剧《柒个我》也是关于多重人格分裂,看了一点,发现果然加了艺术创造的作品多了点美好少了一点现实中无法避免的苦难,减少了多重人格所承受的压力与偏见,也使得我重新对多重人格患者的真实生活产生了好奇之心:是否真的如影视作品化所呈现的那样,多重人格说不见就能不见了?为什么会有多重人格?多重人格的发展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花了一个周末看完了作家丹尼尔·凯斯所著的《24个比利》,期间几乎想通宵看完,就想知道比利最后到底所有人格都融合了么?最后他的心灵得到治愈了么?为了写作这本书,凯斯花了两年多时间采访了包括比利在内的60多位医生、护士、警察、亲人、好友...记录整理才有了这本关与一个多重人格患者的纪实小说,它带领我们了解分裂的起源,发展,碰撞,冲突,融合...带领我们去认识了不同人格控制下的比利。噢,不能称他们为比利,他们不是比利也不喜欢被当成比利,对于不同的人格而言他们只是不得不共用一个身躯,但他们实际上是拥有不同生世,经历,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比如:阿瑟,里根,汤姆,亚伦,克莉丝汀,丹尼,戴维,凯文...整整24个。一天24小时能分配给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即使有些人格因为总总原因被禁止出现,但时间还是不够分的,而且对与其他人格所做的事情其他人是不太清楚的,所以总是有时间缺失的感觉,就好似明明睡觉前还在哥伦布,一觉醒来已经到了英国的贝克街221号,这的确是一件令人疯狂的事情。
除了时间的缺失,比利还因为人格分裂的原因干了不少违法害人的事情,但也是因为分裂,使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犯下重罪而被判无罪的嫌疑犯。根据文中的内容描述,比利之所以会有人格分裂主要是小时候继父对于他的虐待和性虐待造成的,看比利痛苦的回忆小时候的事情也让我感到十分心疼和气愤,为什么没有人可以帮帮他?为什么这么小年纪的孩子要承受这种磨难?为什么他的继父没有得到惩罚?看完小时候的回忆忽翻到书的封面突然就泪目了,上面写着:当悲伤太多的时候,一个人已经无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别来接受。比利害怕,无助,煎熬着度过了那段时光,通过一个一个的人格熬过最艰难的日子,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疯子。
现在也爆出过很多虐童的事件,就算是对孩子很好的父母也会有控制不住骂孩子的时候,或者是当着孩子的面互相争吵,可能觉得孩子还很小不懂,但是有些时候造成的伤害其实是无形的却是永恒的。就好像从小听着父母争吵,然后跟着哭的我,到现在都根本听不了吵架的声音,也没法跟人争论。但我这个已经是很幸运,造成的也只是很小的影响,毕竟他们吵完都会跟我说他们并没有吵架只是在讨论而已。只是想说希望所有的小孩子都能被善待,能平等的享受到属于他们年龄的幸福与童真童趣,而那些尚未被发现的受害者可以得到救赎,让虐待者尝尽惩罚的鞭笞。
比利从小的遭遇让人同情,但他毕竟犯下了罪行,毕竟他的人格里面是存在着暴力倾向和反社会的因子,所以在如何对待他这件事情社会上呈现了很多不同的论调。有居民能接纳他,自然的跟他打招呼,甚至有人愿意终身给他免费理发显示包容之心;也有人觉得他就是个强奸犯,根本没什么多重人格,那只是他演的戏罢了,他们唾骂他,希望他永远被禁锢,更有甚者拿着枪射击他。法官和医生也是各执一词,虽然不需要去监狱但是在医院和医生的选择上法院坚持送比利去了严密防范的利玛医院,而在那里比利受到了错误的治疗和非人的待遇,使得已经好转的病情再一次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如何面对精神病患者这个问题上我也一直很难很好的回答上。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碰到是有一个精神病患者无缘无故打碎了我爸的车窗还威胁他,当时真是要气死了,也气他的家人,为什么不看好他,为什么明知道他有病不把他关进医院,如果真的打伤了人算谁的呢?后来我爸反而安慰我让我别担心,说是他们家也是很困难,家里人因为他这个病也没过过什么好日子。现在又知道比利的病因的前提下,虽然很是同情,但在如何对待他这个问题上我好像还是没有答案。不过至少我觉得应该给他选择医院的权利,至少在治疗的时候他应该享有一样拥有同等的权利。
就好像是文末尾一篇报道中所言:他这一生受尽了不公平的待遇,如果我们不能为他做些什么,至少要给予他所需要的支持。我们不能要求大家张开双臂欢迎他,但希望大家能理解他。这是他至少应当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