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是一个啼笑皆非、细思极恐的故事。
工作第五年,公司例行组织年度旅游,人事部HR把每个人叫进办公室谈话,就是询问一下酒店房间安排是否合理,愿意跟XX谁一起共同住宿的问题。
我们这些老员工都各怀心事的在办公室高谈阔论,想象着自己一定是住总监级别的海景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因为工作这么多年,没有功劳怎么着也有点苦劳,领导肯定会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然而,不一会儿人事部办公室就发出激烈地争吵,老员工M叫嚣,居然把他跟实习生安排同一个标准间,明显太不把他当回事儿了!
人事经理也不甘示弱,列出他最近半年的出勤表、绩效表和加班申请表,劈头盖脸地说,你几乎每天迟到、从不加班、产值小组最低,老M觉得脸上挂不住,干脆赌气不去旅游。
时间退回到半年前,公司许多人已经进入了职场倦怠期,这种好死不活的氛围像瘟疫一样弥漫整个团队,每一个人上班时磨磨蹭蹭,下班时间一到却像打了鸡血,飞速地关机、打卡、走人,动作之快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颇有气势。
领导意味深长地告诉大家新引进了几个很厉害的实习生,希望你们能够以身作则、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其实就是刺激一下那些每天磨洋工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家心照不宣,一个实习生能怎么样,还能上天了!
可是很快我就发现自己判断失误,先不要说实习生全部都是90后,精力旺盛、求知若渴、主动求加班求熬夜,每个人都还有一两门绝活,比如建模能力、排版设计、渲染技术等。
其中一个男生小D尤其突出,几乎没有他不会的设计软件,成了我们小组长争先恐后抢手的香饽饽。
设计院高强度高韧性的工作环境他很快适应了,甚至有人(就是老M)把总图设计(一般至少工作两年)这样难度系数超过他本人许多的工作甩锅给他,只因为M不想加班。
于是小D每天加班到凌晨12点,不懂的地方虚心请教总工和总监,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居然连续坚持半个月把这个任务攻克了!成功吸引了上级领导的青睐。
02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半年后,那位经常甩锅的德高望重的老同事M被劝退,实习生成功上位。
为什么这些年迈色衰、不思进取的老员工还不如实习生受宠?
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小鲜肉博得领导欢心吗?
仅仅因为他们偶尔提出来一些不一样的观点别出心裁吗?
仅仅是因为他们能在第一时间站出来主动接手甩锅的烂尾工作吗?
我的妈呀,这样还不够留下来,除非领导眼瞎!
可是真相远非如此简单,有句话叫做,你之所以看不透想不清行动慢,本质原因——正是因为对事物发展的底层规律认知不足。
我带着这个疑惑寻寻觅觅多年,忽一日,偶遇一位大师对我指点迷津,我就像打开了天眼,顿时看透了一切,豁然开朗。
大师上线就问我,你看到的世界是真的吗?你有没有想过你看到的一切都只是真实世界的投影?
我当然不会随便回答他,这样显得自己很没文化,装作小白兔继续洗耳恭听。
果然,大师自问自答,其实我们只能生活在投影世界中,身体不可能跳出影子,这个世界叫做现实世界;然而我们的思想却可以跳出影子,进入真实世界。
我一拍大腿!大师彻底颠覆了我的世界观,原来我工作了四年,根本只是停留在最初的平行世界里往前走了一丢丢而已,努力程度还远没有达到另一个非连续性世界,难怪这个实习生的拼劲和心智半年就能超越许多人。
我接着问大师,到底什么才是升职加薪的秘诀呢?
问题虽然庸俗,但是正好在点上,答案是:一定要跨越非连续性的现实世界——实现能力的跃迁!
见上图所示,从一个连续性的橙色板块跨越到另一个黄色连续性世界,叫做跃迁。那么在我的本职工作中,哪些属于橙色、黄色、绿色的能力跃迁的业务板块?
我仔细思考,痛哭流涕悔不当初,如今终于明白,老员工M已经在底层连续的现实世界里白白蹉跎了五年时光,难怪在领导心目中也就相当于一个实习生的价值。
03
大师颔首默许,但我紧接着追问,我做什么才能跃迁,有没有快速到达的捷径?
大师正襟危坐,随后慢腾腾的吐出八个字,“工作要快,生活要慢”,不要太关注短期收益,会导致路径紊乱;改变思维方式,凡事多走一步,你将会看到一个全新路径。
那什么才是正确的思维方式?抓手思维啊!通过抓住一个点来实现全部领域的带动!
《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里有一项“要事优先”,却和抓手思维并不是一件事,前者考虑的是做法问题、给出的是解决方案,重点强调了谁优先、谁第一的问题;后者考虑的是统筹问题、给出的是策略,重点强调的了以一带多、综合协调的问题。
也就是说抓手思维应该在更大的视野范围、更高的层次上使用,形成兼顾当下和长远的策略体系,而要事优先是在解决资源冲突当下的可选原则。
大师又送了我16字的成长箴言:抓住规律、赋能激发、小步快跑、持续成长。抓手思维就出现在第一点:“抓住规律”中。如何做到抓住规律呢,有这样几个要点:首先要有很高的层次,了解对象的整体性,最好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
其次,在整体性把握住之后,要尝试分清阶段,第三就是找准自己处于哪个层次、阶段,也就是要弄清楚定位,根据定位找策略,而这个策略的落地方式才是真正有效的抓手!
举例说明,实习生怎样把职业倦怠期的老员工干掉:首先他要持续地学习,精进业务,快速到达第二个绿色板块层次的能力跃迁;第二,弄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和阶段,查缺补漏、戒骄戒躁,找到自己的职业天花板并将其定位为木桶结构中的短板;第三,究竟是加长长板还是弥补短板,这需要看公司业务发展前景和自身优势结合。
另外,再关联一个资源,7Habit里面提到以终为始,如果真正养成了这个习惯,我觉得找抓手就很容易了,你想成为谁,那个做法就是具体的抓手,你就可以找到终极目标重新规划升职加薪的路径。
04
大师的话,渐渐撕开现实世界虚伪的面孔,越来越接近真理,但还有一点,我不太明白,你说的全新路径,我们凡人怎么去创造?
大师露出迷之微笑,终于要甩出套路了——五大原则帮助你找到正确目标、披荆斩棘。
原则一:价值原则
你的选择一定是为别人提供价值。站在价值交换网络中的节点去思考,你的价值能给别人帮到什么?贡献又不是牺牲,是一种低风险的投资。
原则二:认知深度原则
战略思路上就是在找方向,一个拿时间换空间,一个拿空间换时间,有能力就上。职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认知深度的竞争。
原则三:能力圈原则,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去做。
原则四:边际效应原则
例如,职场中为什么职位越高的人要去学习费用昂贵的EMBA、MBA等商务课,因为他们在用空间换取时间,在日后的商务谈判中运用,为公司带来不菲的价值,这就是你能力的一种跃迁,具有了变现的能力。
原则五:黑天鹅原则
推荐两本神书,纳西姆的《黑天鹅》、《反脆弱》。黑天鹅事件是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这两本书会教你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如何获得更好的跃迁,把握黑天鹅带来的机会,采取应对策略,从中受益。
说了这么多,我忖度良久,老员工M为什么不再专注公司业务的精进而选择一下班就去接私活,所以上班时无精打采下班两眼放光。
短期效益内看似确实带来第二职业的收入,但是长远看来损害自己的职业发展,上班的工资和福利是生存的保障;第二,公司这样的大平台才是你人脉的资源;第三,选择上班持续发力还是下班后的斜杠青年,本质上遵循这五个原则去权衡,如果你不能在认知程度上升级,一辈子只能看见自己周围的那片池塘,等鱼都捞完了,你也就完了。
05
大师,拥有了这五件神器加身,我还是不够自信能够一击即溃职场中如何去做选择的难题,所以,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提高目标达成率,最后获得成功?
大师无奈的摇摇头,遇到我这么笨的学生可能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我平生积攒了20多个实现目标的外挂加血法术,今天就免费送你一个吧——port模型。
这就是工作中任何时候目标达成,需要列计划时的基本思维逻辑,不论你身处公司什么职位发展阶段,你必须规划出清晰的PORT路径,你才不会被琐事牵绊烦恼,不会为倦怠期感到迷茫甚至自暴自弃,因为你非常清楚自己的终极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其实这位大师不是什么神仙下凡,也不是什么江湖术士,他的大名所有人都耳闻,他就是易仁永澄,那个一直专注研究目标管理的家伙。
永澄老师默默注视着挣扎在底层认知无法跨越的芸芸众生说,其实,人生最重要的,只有一件事,千万不要做多,要选择对的事。
为什么说做一件事就够了,因为我们只需要跨越非连续性才叫成长,不是做多少,去做对的事。
启动抓手思维,凡事多走一步,你将会看到一个全新路径;根据五大原则,来确定什么事最重要。
利用管理学port模型,去找到人生中高概率正确的事,然后持续做下去,耐心等待一记好球。
老师,等一等,我大腿还没抱上呢!
我还想补充两句,抓住高概率成功事件去执行的过程中,争议、诽谤、污蔑、曲解、歧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勿忘初心,你就会自动过滤掉阻碍你的人和事,不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再为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更不会一点风吹草动就焦虑万分,从今往后,打鸡血、撩大咖、任性出任CEO指日可待。
大师与我隔空击掌,说的很好,今天的学习到此为止,下课,起立!
- End -
我是撒哈拉异乡人,简书推荐作者,读研时担任校报主编,两年新闻写作、八年科研论文写作经验,文学爱好者,深度阅读患者。
毕业后工作五年从设计院裸辞,从设计狗变成公号狗,一样的加班一样的熬夜,唯一不同的是,我现在,有你们的陪伴和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