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怎么的,打开简书的首页推荐面,看的多的大是数不清的公众号投稿文章,不只是自己的浏览习惯问题,还是最近真真的公众号投稿倒是成了一种无形间涌起的风潮,但我自然了解属于后者的现下已成一种定性的趋势了。
最初初涉写作之路,相信很多笔友该是和我一样的,大多是当做一种抒发心情的随笔的来打发时间、记录心情的,自然而然地,看得多了,写的不少,自然也就积累了一些经验,忽然有一天,冒出了这样的一个念头:我是不是也该能够正正经经的写几篇文章,看看瞧?从最初的热衷于上首页,到首页取消之后的付费文章的风生水起,这些人在背后的推力自然是功不可没的。
当初我也是这么过来的,虽然现在还是一如既往的现状并不可观。在简书注册有一年有余了,洋洋洒洒写了将近十万字不少,可是获得的喜欢和粉丝却是寥寥可数。有时候,心里自然少不了些许的失落。但是转而又想,你的初心哪儿去了?就这样质问着自己的,一路艰难的过来。其实平时发文量也不是很快很多,但是每次写完投出去,心里却总是像个小女孩而一般焦急地等待着编辑们的过审,等待着第二天打开的消息页面里会闪出数不清的小红点,那一刻,或许是我最开心的时刻了。
后来因为身边的几位同学缺钱用,不好意思向家里伸手要,说这都是个大学生了,这点事该是要自己解决的。每每这种情况,搞得我之前总是以为的向父母讨要生活费该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心态也逐渐的转变过来了。有一个同学不知哪里来的资源,接了网上的写软文的活儿,每天晚上只要一有空就会坐在电脑前火力全开地码字,周末里约着她出去也是难上加难,她说没事也要写点存稿留着。我问她累不累,她笑着点点头,又摇摇头,“哪里会有不累的活儿,可是那里又会有比自己赚钱来得理直气壮,来得幸福呢?”
她的故事也在无形之中激励了我。可是我并不热衷于那种软文的写作,只想说那不是我的风格!不是什么气节问题,至少不该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吧!所以我也想过向公众号投稿,之前上知乎浏览过好多的资源,也都一一添加了那些所谓的适合新手的公众号,但是无一例外的,都石沉大海了。
这时候,回望过来自己曾经写的那些文章,那些少的可怜的阅读量,自然在无形中也就印证了会失败的这一点,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可是我想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之前也尝试了很多的写作类型和风格,但可能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读者就是不喜欢我的文章吧!
以前流行的鸡汤文,到现在的情感文,无一例外都不是我的菜。每次看到公众号里面过稿的范例文章以及对于投稿的要求,我实在是深有感触。并不是在这里抨击那些文章不好,自己写不出来就在这里骂骂咧咧,但是的确有一点我想指出来的,很多那样的文章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对于自己情感和心境的细腻描绘,搞的所谓的很有诗意,但读起来却很让我背后发凉,讨厌得很。能够拥有这么多受众,我想还是与当下人们的生活有关,不管是大学生、职场工作者、亦或是结了婚生了孩子的夫妻等等,这些人的生活都有一不如意的地方,而且多了去了,很多人和事情不值得他们去倾诉,也没法这么做,他们需要寻找自己心中那样的一个慰藉点,而这感情的倾诉和爆发点就在这样的文章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一方充当着笔者,书写着自己的心情,亦或是扮演着看不见的导师,去慰藉他们的心灵,另一方则是扮演着读者,接受者倾诉和安慰,爆发自己的节点。双方各取所需,自然就上升起来了。
之前也在简书上看过很多人的文章,能够找到共鸣的人不少也不算多的。印象深刻的有两个人,一个人是之前投公众号,后来终于投中了,过了稿,特别兴奋地写下了那篇文章,诉说自己的写作历程,和自己的那第一笔稿费,可是我特别喜欢文章后面的一份留言,大概意思就是:不要刻意去迎合公众号的写作喜好,而丢失了自己最初的想法和写作风格。现在想来那些爆文之所以一夜成名不是没有道理的,那是大众的喜好,而我们这是小众的口味,就像别怕巷子深,我们不拒绝推销,好的东西自然是要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的,但是能够静下心来专心做自己的事情的人已经不多了,专与自己的写作风格和经验积累的打磨,把技术提上去了,自己的底蕴厚了,什么时候出手都不会害怕的。
忽然想起《追风筝的人》作者胡塞尼,记得他说过当时写下这本书的手稿时,一直都是以自己为唯一的读者的,他觉得自己的文字估计是会没什么人的看的,要不是妻子后来的极力要求,这本佳作该是要尘封书架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想写就写,有合适的就投出去。有几个人来赏读自然是好的,说明你们都是同道中人。没人过来也不可怕呀,因为当初你不就是认为自己就是唯一的读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