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从来未像今天这样令人又爱又恨。儿时记忆里家乡的住房都是清一色的泥墙建筑,家家都一样,谁也不会在意攀比。再往前推在那个相对贫穷的年代,活着是比吃住更现实更无奈的追求。慢慢地泥墙没有了,砖墙砌起来了,在往后二层小楼也稀松平常,只是这些小时想都不敢想的房子依然留不住年轻人的心。他们现在更多的是蜗居在几平方的城市地下室、都市城中村里,辛苦的攒着一点微薄的钞票来换取那一套套凝聚着父辈汗水与泪水的房子……
2010年彭浩翔退出《维多利亚一号》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房子的故事。贫穷的女孩很想购买住家对面新建的维多利亚一号的房子,为此打三份工努力的生活。在刚刚攒好首付的时候父亲生病,不惜用父亲死亡换来的赔偿金去购买心仪的房子。而业主借势起价,转眼化为泡影。女孩杀死此楼住户使其变为凶宅进而压低房价成功购入,此时金融风暴即将席卷全球……
彭浩翔用暴力情色的外壳讲了这样一个为房疯狂的故事。坦白说除了视觉上的感官刺激,影片主旨完成度并不高。在一连串的暴力杀戮事件中缺乏必要的逻辑,开场还煞有其事的表明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但电影沦为一场血腥展览的同时对现实主义的批判缺乏力度。
房价像压垮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依附在许多人的心里。当一年的工资还不够在大都市买一平方的年代里,多么疯狂的事情都似乎变得不那么令人惊讶。上海为房离婚潮、云南妇女拆迁爆炸案等等,在这个滑稽的社会变革中点缀着令人不安恐惧的情绪。
女主角在儿时的回忆里就见识了残酷的拆迁,失去了童年的玩伴。两个楼层传话的纸杯留下的是“混蛋混蛋”的声响,这应该是她对房子最初的记忆。狭小的居室里姐弟俩无休止的争吵令她产生了对房子最初的渴望。维多利亚一号,这个建立在童伴旧屋上的建筑成了她魂牵梦绕的向往,她渴望拥有它,似乎就能触及童年那纯真美好的回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她只能是一个失败者。
三份不自由的工作每天从电话里传来的都是谩骂,一份黑暗的爱情,卑微的做着渣男的小三,付出身体付出金钱依然换不来一丝丝的真心爱护和理解,只留下车顶的纸杯~混蛋。父亲病情的恶化加上自己的无能为力,一切都向着失控的方向走去……
即便拿着父亲的死亡赔偿金,依然跟不上人心的贪婪和疯狂的房价。杀戮开始,电影也失去了对现实所能批判的意义。11人12命就这样在一个差价百万的房子面前烟消云散。不要说什么罪有应得,在现实的世界没有法律的允许谁有资格剥夺他人的生命。这些艺术的夸张在不绝于耳的有关房子的新闻里似乎屡见不鲜了,在金钱和权力面前,人几乎卑劣的将内心最恶的一面展现出来。得到的又是什么?结尾金融危机的信息已经说明一个人的邪恶比不上整个世界的邪恶,世界的堕落总是从一个个人的堕落开始,所有的危机所有的争战都是始于“贪”!
相比故事主题的弱化表现,由连凯等人所做的化妆更令人惊喜(还有一点恶心)。电影中所有的死亡残杀表现出的身体伤害在高超的化妆术下栩栩如生。这也是连凯令人称奇的地方,至少我对连凯的印象还停留在当年恶战赵文卓《碧血蓝天》的邪教教主那里。
彭浩翔一直是一个带有恶趣味但很有怪异感的导演。早年编写的《全职杀手》在当时的银河众片中也是特别的存在。后来《买凶拍人》《大丈夫》《伊莎贝拉》等都是各有味道的作品,后来的春娇与志明系列更被小资界封为佳作,虽然我个人并不太喜欢。他的电影风格与其他香港导演截然不同,你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他的味道。而我最喜欢的他的电影是《AV》,至于为什么就不说了。
电影中另一个值得说的是女主何超仪。身为富二代对电影如此执着远非希尔顿相提并论。做为赌王之女,钱对她来说当然不重要,在娱乐圈的发展只能说是爱好。《维多利亚一号》也是赌王为何超仪创办的电影公司的第一部作品,身为幕后老板何超仪并没有太多干涉电影的拍摄,有此老板,导演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