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刘晨希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名句出自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也称《报任少卿书》)。—人固然是要死亡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要轻。
这个轻重意在对社会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又是死者对待死亡的态度。
战末屈原对国家一片忠心而屡遭排挤,不愿忍受“众人皆醉”而自己“哺其糟而啜其醨”的局面,最终投河自尽;《荆轲刺秦王》中的樊於期为报燕王之恩,自杀以头颅献之,只为让荆轲有刺杀秦王的条件;西楚霸王项羽在兵败之际,没有选择逃亡后东山再起,而是面对死亡的命运,自刎而死……这些都是在死亡面前了无牵挂,直面死亡的人。
屈原心系国家,国家的兴盛衰亡便是自己最看重的事,生命的持续只是为自己能为国家兴盛付出力量的一个条件罢了。国家将亡,自己却遭受流放无法为朝廷,为君主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认为自己已经没有活着的价值,那生命就如同一张薄纸一般,毫无意义。再观樊於期与项羽,一个是为了他人给予的莫大恩情,另一个是遵从自己的道义和正义英勇而死。他们都是把对国家的热血,对他人的情谊,对自己所坚守的道义看得重与自己生命的人。
再反观司马迁,他惨遭宫刑,在众人的辱骂和鄙夷中卑贱得活着。他是把生命看得很重,重于一切礼义廉耻的人吗?
他不是,又或者说他是。生命对他来说如上面所说的也是他的一个条件,为实现自己伟大志向而必须存在的条件。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司马迁的内心中有强大的信念,促使他忍受众人的唾弃和冷嘲热讽,忍受着社会对他的鄙夷眼光和重大打压也没抑郁而终。这些比起他的志向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他希望自己能“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些对他来说重于舆论所向,重于一切。我认为这和上面所说的屈原项羽是有本质相似的。
“人情莫不贪生恶死”,是因为有其他事物给予了生命意义。若是对生活已经无欲无求,了无牵挂,那生命便“轻如鸿毛”;若是还有自己的梦想和执着,那便会感到生命的珍贵和“重如泰山”。
如社会上被压力所击,感受到生活的无助和未来一片黑暗,选择自杀的青年学子。在他们的眼中,梦想是破灭的,志向是无法到达的,生活已经没有了意义。所以他们对待自己的生命如同对待路边的一块石头,一片枯叶一样随意。这是人之常情,但我并不认同这样的行为。
生活拥有无限的可能。如果身处困境,可以选择换个角度看世界,说不定能找到新的方向,看到崭新的未来。
给自己的生命找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