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绩效?
简单点说,就是结果,再具体一些,就是组织、团队、个人,在一定的条件下,完成任务与目标的程度。
世人对绩效的理解,目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考核;2、工资。
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与衡量,就是考核,得出的分数与等级,享受相应的奖励与工资待遇。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绩效,是那么随意与浅显。(下图:绩效分解图)(笔者:黄志新。)
绩效是怎么来的?
所有的绩效都来自于公司的战略目标、经营计划,完成绩效任务,其实就是实现公司的战略与经营目标,是公司决策者管理意志的体现。
为了达成这种目标与意志,个人需要成长,公司管理需要优化,对客户更要尽心尽责,才有可能实现目标,最终体现在财务数据上。因此,第一种绩效方法应运而生:
BSC——平衡计分卡,主要包括四个维度:
1、财务:为了实现战略目标的成功,我们在财务上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2、客户:为了实现战略目标的成功,我们要在客户实现上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最终实现作为核心指标的财务指标。
3、内部运营:为了实现战略目标的成功,我们在内部管理上要进行怎样的优化与提升?最终实现作为核心指标的财务指标。
4、学习与成长:为了实现战略目标的成功,我们如何提升自己,以保证以上三个目标的达成?
平衡计分卡,是一个非常全面而且完整的考核方式,并且与战略结合非常紧密,有着非常突出的优点与科学性。
而这份优点却也正是它的缺点,正因为太全面,四个维度,每个维度考核5个以上指标,就是20多个指标,作为公司的一般性员工,三个字——受不了。
所以,BSC考核一般主要是针对高管,很少在整个公司全面推行。也鉴于这种情况,多数公司采取下一种考核方式:
KPI——关键指标考核法,主要有以下特点:
1、提取最关键的几个指标:
一般情况下,基层员工3-5个,中层干部5-7个,高管7个以上,一般也不会超过10个。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大家非常的聚焦核心目标,容易实施和达成。
但优点就是缺点,由于考核不够全面,导致公正性存在瑕疵。
2、企业需要比较强势,团队执行力要足够强:
KPI在具体实施时,往往是采取自上而下,强势推行,这种实施手段往往建立在企业管理成熟度比较高的基础上,员工相对比较弱势。
如果一个管理机制不健全的企业,干部队伍也比较弱,采取强势的KPI考核方法,多数情况下会造成员工不满和恐慌,反而负作用会比较大。
3、强调任务考核,对行为考核偏弱:
所谓任务考核,就是结果,特别是容易量化的结果。而行为考核量化太难,考核标准也不易制定,可操作性比较难,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从某种程度上,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利于公司在短期内创造效益。
但从长远而言,会导致员工过份趋利和现实,行为认知容易出现偏差,公司和谐度也会受到影响。
就股权激励而言,除了对KPI的考核,行为的考核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行为不过关的员工,业绩再好,也不鼓励其成为股东,成为合伙人。
4、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
KPI考核,一般采取的是扣分制,也没有加分项。
在整体环境良好时,指标比较容易达成,大家拿到的收益会更高,更有激励性。
但一旦环境变差,业绩下滑,所有人的收益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此时的KPI结果,将对所有人的信心都是一种打击。同时,不断的扣分扣奖,也会导致严重的不满情绪。
在此,做一个说明:
不鼓励很多企业将绩效过度与激励挂钩,绩效是一种检验,对员工是一种鞭策,但员工也需要安全感和保障性,如果绩效过度激励,失去了工资的保健性功能,其实是不利于公司的。
企业实在想达成更高、更好的目标,可以再另外设奖励项目,刺激那些爱折腾的、有梦想的人,来挑战这份奖励。这种人属于少数,但少属正常,精是根本。
而绩效可不是针对少数,它是针对多数的,甚至是针对所有人的。(请参阅前文文章《薪酬设计心理学》)(笔者:黄志新。)
KPI考核,给人的感觉是有压迫感的,这种压迫是让人不适的,是违背人性的。但这种直接、简单,对于一些容易量化的结果导向部门,往往效果较好,如:营销部门的绩效考核。
同时,还出现了KSF考核、OKR考核,等等之类的考核方式,再加上360全方位考核,这五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常见的考核样式。
下一期继续分享另外3种考核样式……
欢迎大家提出疑问并且探讨交流,感谢评论、转发,作者:黄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