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唐山是个有着历史伤疤的城市。我的13日唐山之行,注定要去触碰这个伤疤,注定用双手去触摸这个伤痕累累的城市 。
坐了一晚上的夜车,3月13日凌晨抵达唐山。 此行目的是为了参加一个国学的阅读班。与中国各地的国学爱好者来这里参加国学阅读班也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
每到一个城市,要想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就要去看这个城市的博物馆和它的历史标志性建筑。
14日活动结束,我首先选择的是去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去看一下。我知道,这是唐山的过去。博物馆所述说的是唐山的历史,那有些久远。如果去别的城市,我的首选会是博物馆。但毕竟唐山是与众不同的。我就是要看看一件精美之器在破碎之后又是如何恢复精美绝伦的!
那震撼人心的罹难者纪念墙!密密麻麻的人名,都在1976年7月8日凌晨3点42分永远定格!
意外的!我们一行发现一位老者站在墙下,手拿一张纸条,仰着头在墙上寻找着什么。他一头白发,始终仰着头,口中一直在叨念着一个人名。
我发现,在离他不远的地上,摆放着一个小小的花圈。由此可见,他定是来祭奠他的亲人。
我们就上前主动问他找到了没有。老人无奈的摇头,把手中的纸条递给我们。他说,他找了好几个来回,都没有找到这个人的名字。
纸条上清晰的写着:A墙正面,第10行,第18列,郝志明。
于是,我们就商量,先从墙的右面找第10行,第18列。结果没找到这个人名。而后,我们就从墙的左边开始找第10行的第18列,结果找到了“郝志明”。
当老人看到这个名字时,老泪纵横。在看那块砖墙上所有的人名都熟悉,“都是一个单位的,都在一幢楼里住着,都没了”,老人不住的叨念着。
我有意的为这些人名拍了照片,就在照片,从左数第3列,从下往上数的第4行。
我不禁好奇,就问,“老人家,您当时住几楼”?
“我住在二楼”。
“那您是如何出来的”?
“那晚,我就不在,去五七干校了!”老人于是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在1976年7月8日那天,老人所在的单位要派一个人去唐山的五七干校。这在当时应该是单位的领导去的。可是单位的两个领导之中。一个是由于父母年龄大,需要人照顾走不开。另一个是孩子才5岁,需要父亲陪在身边,也是无法脱身。
当时这位老者还年轻,没有结婚,住在单位的宿舍。于是,这位有着五岁孩子的领导就去找他谈话。说的冠冕堂皇,就告诉他,因为要培养年轻干部,就派他去五七干校。说的实在一点,就是告诉他,你单身一个人,到哪里不是睡觉。
老者当时年轻,也是条件不是很好。一个是去五七干校还要给分配一床铺盖。另一方面是去五七干校,还要每天补助三毛钱。
老者当时就心想,既然你们都不愿意去,那我就去。于是老人就在7月8日当天到了离唐山80里地以外的五七干校。
没有想到,当晚就发生了地震。由于五七干校住的都是平房,那场大地震来临之时,老人就在门帘还没有掉下的时候冲了出来。
老人说这些的时候,心态平和,好像在叙述一件平常的事情。
他告诉我们,他住的那栋单位宿舍楼。只有他和那个五岁的女孩生存下来。老人紧紧盯着墙上的那些名字,陷入了无限的回忆之中。
我知道老人的心中不是没有痛。而只是是那些痛来得太过惨烈。似乎让他忘记了伤,也忘记了痛。
这时候仔细打量这位老人。他个子不是很高,可是慈眉善目,脸上没有一丁点儿皱纹。如果不是他满头的白发,我无法相信他是一位70出头的老人。
老人说,我活了70多岁,凡事都是忍让。在单位别人不干的事情,我都要去干。要不然,当时领导也不会找我去五七干校。
我连忙告诉老人说,人有善愿,天必佑之。您看,您现在不是活的健健康康的吗?
我想起了《易经》的那句话: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老人的康健,不正是说明这个道理吗?
于 是,我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的两句话:
震殇,没有击垮唐山人民。看看那些高楼,看看那宽阔的街道,看看那潺潺的流水。都在诉说着唐山人民的坚强。
没有心情再去博物馆了。老人的叙述,足以让我对人生有重新的认识。再古老的历史也是由人写出来的。博物馆那些冷冰冰的青铜器,哪里比的上老人的叙述有血有肉?
唐山,我不虚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