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对于自己你还是个陌生人》
迷茫/尝试/自我意识/目标/行动
当下,我们每天听各种媒体、励志人物鼓吹生活一定要有目标,否则就像缺失了方向的航船,永远无法抵达对岸。这话确实有道理,所以很多人也集体无意识的开始慌张、焦虑,原因是暂时还没有什么具体的生活理想。
但这还不够致命,致命的是非但没有理想,还不能诚恳接受现在的模糊,无目的状态。
模糊也是一种常态,这种常态或许不是退步,而是厚积薄发的机会。我们如此的焦虑并非没有目标,而是无法接纳自己无目标的状态罢了。
"接受暂时的模糊状态也是一种成长和精进,你还没有决定, 说明你还没有准备好。"
我们这一代接受的教育,好像从来都没有明确地教你如何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并找到合适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从上幼儿园开始直到高中毕业,都在朝着一个目标一一高考在前进,甚至所学的专业都是由家长和老师一手操刀,我们只要顺从或者接受就好。
等到大学的时候我们才慢慢有了这样的意识,我要树立一个我的人生目标。恰達成功励志学开始大肆横行的时代,我们树立的目标往往并不遵从内心,而是迫于时代和环境,选择了一个看上去“上进,有前途”的道路。
这就是时代催化的结果,让每个人把追求成功、理想内化成一种不得不具备的品质。所以,大多数人不是为了真正找到人生目标而努力,不过是想找到一个看似是目标的东西掩饰着自己的迷茫
而目标并不是我们自打娘胎里就带来的,它需要我们学习、成长、探素、尝试才能得出的准确结论,不是一蹴而就的、盲目的。
从小到大我们的成长环境并没有很好的培养我们这样的自我意识也决定了我们在那个“目标”现身的黎明到来之前,我们必将经历一段黑暗。有人在黑暗中淡定坦然、默默耕耘、但还有一部分慌张、无措,只是优心仲神为何天还不亮。
你越无法接受那样的黑暗,就越容易被黑暗戏弄、恐吓,从时间相对论的角度来说,你越无法忍受它,它便愈发漫长。
我看过一段斯坦福TED演讲,里面谈到了一个关于痛苦的概念:痛苦并不等于你客观承受的痛苦指数,最终你感受到的痛苦程度等于客观的伤痛x你内心的抗拒指数。这个公式厘清了客观与主观的
差别,并非常直观的告诉我们,决定我们真正感受的东西往往要把我们的“接纳一抗拒”模式纳入其中。
同样的道理,迷茫的程度也并非由你的无目标状态直接生成,它取决于你自己是抗拒它还是接受它。越抗拒越迷茫,越接纳反倒减轻了迷茫感。换言之,无目标状态难以避免,但迷茫可以选择。
罗杰斯说,所谓的“自我”就是一切体验的总和。无目标就是你,它本来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
“一旦你试图控制无目标时,就是制造了分裂,无目标和你不再是一体,无目标被你当成了“异己”,这就是失序的根源,你把本来属于自己的一部分排挤成异己,于是它开始对抗。这是更大的失序
于是你更想控制,而这个异己由此成长得更厉害,最终它成为你极大的苦恼了。”
我们在接受无目标这一事实之后,要做的就是去寻找目标,而这种追求绝不是快速而直接的,在找到那个目标之前,我们少不了迁回的前进。
并且很多人仅仅定立目标,不去行动一切的理想不过是叶公好龙。想想多少人年初制定的年计划年底还一项都没进行。当你如此贴近一个事情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看清它的脉络以及自己的局限,
当你自觉梦想总是无法实现,述茫找不到出路,对生活没辙没辙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你为了改变这一切又做过什么?
大多数人就是在机械地盲目踏步,每一天都过得像同一天。我们不是接纳了迷茫和无目标就撒手不管,我们要做的是现在的生活当中去做出一些思考和改变,目标不是你停留在原地就能从天而降的运气,它需要你的努力和行动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状态是一种开放式的状态,你大可以趁着大好时光去试试其他你可能感兴趣的领域,不指定方向的行动并非就给你生活添乱,它往往可能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格桑泽仁老师说过一句话,“迷则择醒事,明则择事而行”。也就是说,迷茫的时候就去做那些明显是对的事情,而明了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就要从对的事情里面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事情来做。迷茫不意味着停滞,更不意味着如复一日毫无改观,你要做的也许就是很简单的事。
你并不知道哪一次尝试就已经接近了那个适合你的目标,并且随时有可能突破现有的迷茫。别忘了,你脚尖的朝向就是你所选定的方向,你所走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
生命不过是一场浩瀚的布朗运动,谁都无法保证你预期的就一定到来,但至少持续的行动和改变可以让我们在面对无规律旦脆弱的生活侵蚀时,增强了一点抵抗力;至少也能泰然坚定而又达观地说
句,即便生命无常,但是我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