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写完一篇文章之后,我们的创作终于大功告成。但是这只是一篇初稿,需要后续的修改,才能算真正地完稿,最后才会有好文章的出现。
那如何去修改自己的初稿呢?
1、写作过程中,要把“写”和“改”分开来
写作和修改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写作是作者角色,修改是批评角色
写作时是作者角色,是创作的大脑,我们主要考虑的是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应该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尽量快速地写作,不要重读写下的文字。
修改文章的过程是批评者角色,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来修改,要“心狠手辣”,大刀阔斧地删除写得不好的文字。
写完文章之后,可以先放一段时间再修改。
修改文章技巧,先整体,后局部。
先整体,先从整体思考:文章的主题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合适,逻辑是否清晰。
后局部,修改文章的细节,用词是否精确,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是否有错别字。
2、修改文章五步法,让你的文章质量更上一阶
第一步,检查文章的主题是否明确
一篇文章一个主题,不能什么都写,什么问题都想一起解决,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初学者特别容易跑题,所以这一步是修改的关键,收集素材的阶段是“做加法”的阶段,修改文章的过程是“做减法”的过程。
第二步,检查文章的观点是否能说明主题
明确主题没问题后,接下来是检查观点是否能够说明主题。主题要用观点来支撑,观点要用素材来支撑。跟主题无关的观点要删除或者修改。
第三步,检查所选材料是否能说明观点,删除与主题无关的素材
修改时,要注意考虑所选材料是否能说明主题。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除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
第四步:检查文章的逻辑是否足够清晰
写初稿时,往往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因此写的初稿有时候会逻辑不清晰,详略不分,衔接不紧,结构松散。
因此,修改文章时,要根据逻辑性来调整文章的结构,调整段落之间的顺序,避免出现前言不搭后语、一些基本逻辑的顺序错乱等问题,从而让文章的逻辑清晰。
第五步,检查文章的标题是否有吸引力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一定要多琢磨,取一个更有吸引力的标题。
文章发布前的自检清单:
文章标题(1、标题是否有吸引力,2、标题是否能体现文章的主题,3、标题是否使用了2种以上取标题方法)
文章开头(1、开头是否有吸引力,2、开头的铺垫是否过长,3、开头是否有代入场景引发读者共鸣)
文章内容(1、内容是否结合热点,2、文章的素材/案例是否有3个以上,3、文章是否能引发3种以上的情绪共鸣)
文章结构(1、结构是否清晰,2、每部分是否用小标题标出,3、小标题的顺序是否合适)
文章结尾(1、结尾是否有力,给读者希望,2、结尾是否激发读者转发)
文章金句(1、是否有引用名人名言,2、是否有3句以上原创金句)
文章的配图(1、配图是否跟文章相关,2、配图是否有吸引力,3、配图是否免费正版图片(避免侵权))
文章的排版(1、排版是否清晰易读,2、图片是否太多太长,3、行间距,段间距是否合适,4、是否有错别字,5、重点的关键句是否加粗变色)
3、润色文章的语言,让文章读起来更通顺
方法一,删除多余的“的”
每次写完一篇文章,可以统计下全文所用“的”字,删除一部分可用可不用“的”字,使其数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方法二,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对于自媒体的文章,更需要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如果整篇文章都是长句,读者的阅读体验不好。
方法三,删除一些冗余的词,让文章更简洁
文章要简洁,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要用,删冗余的词,包括删掉一些副词、形容词,还有一些陈词滥调,以及没多大意义的口头禅。
4、跟鲁迅先生学习修改文章的技巧
第一,文章要“顺口”
鲁迅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把它读得顺口”。文章写好后,最好的办法就是静下心坐下来朗读,一遍两遍不行,就三遍四遍,从中发现缺陷,边读边改,使之“顺口”。
第二,文章要“冷却”
鲁迅先生说,文章写成之后,不急于拿出去,“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这也跟上面说的,把“写”和“修改”分开的做法是类似的。
第三,文章要“狠改”
鲁迅说:“写完之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第四,要向大师的手稿学习
鲁迅非常重视向大作家的手稿学习。鲁迅在文章《不应该那么写》中写到:“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看手稿时,要去研究,为什么要这么修改。比如,这里应该删去的,这里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所以,“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