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奢哲的《彝族诗文论》论诗和故事的写作
导读诗
所有世间事,生在大地上。
世间的万物,诗事相与存。
当时情和景,情和景中人,
只要真相象,就可作文章。
可以有假想,夸饰也不妨。
诗的作用大,诗的骨力劲。
它能使人们,人人都欢畅。
使人心悲伤,使人心惆怅。
浓墨描事象,重彩绘心谱。
心情全表达,事物写清楚。
若是写故事,无论怎样写,
须有六成真,可有四成虚。
凭想来写成,人物写活起。
举奢哲是彝族古代的一个“大君师”,也是大毕摩。据说他博古通今,智慧超群,知识宏富,创造了彝族诗文。根据著名的彝族“盐仓家谱”推算,即从康熙三年(1664)上推66代,举奢哲的时代相当于南北朝时期,与《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诗品》的作者钟嵘大约同时。举奢哲是彝族古代最著名的经师、史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著名的诗人、作家和文艺理论家,而且还精通医药和工艺美术,提出过相关的医药理论和美学思想,博学多才而又著述宏富,因此被彝族人民尊称为“先师”、“天师”等。除了《彝族诗文论》之外,他还写作有流传至今的《祭天大经书》、《祭龙大经书》、《做斋大经书》、《天地的产生》、《降妖捉怪》、《侯塞与武琐》、《黑娄阿菊的爱情与战争》等著作。举奢哲的《彝族诗文论》一共分为《论历史和诗的写作》、《论诗歌和故事的写作》、《经书的写法》、《医书的写法》、《谈工艺制作》等五个部分,共约近1500行。他的文艺理论思想特别是文学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前边的三个部分之中,因此,他关于医药书籍写作的理论和关于工艺制作的理论往往不被一些研究者所重视。举奢哲的文艺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述历史与诗歌的写作,论述故事、经书和医书的写作,以及工艺制作的理论。
关于历史的写作。举奢哲认为“凡是真历史,与摩师讲唱,大大不相象”,历史的写作要明白、清楚、准确,以真实为基础,要审慎地鉴别,“第一写史事,人物身世明,代数要叙清,时间要弄准。所有写史者,人人须做到:记录要真实,鉴别要审慎。这样写下的,才算是历史,史实才算真。” “所以历史家,不能靠想象。”而想象则是写作诗歌和故事所必需的创作手段,因此在创作诗歌和故事的时候不必拘泥于事实的真实与否,“诗歌和故事,可以是这样:当时情和景,情和景中人,只要真相象,就可作文章。可以有假想,夸饰也不妨。” 关于诗歌的写作。举奢哲认为诗歌具有非凡的功用,“诗歌呀诗歌,诗的作用大,诗的骨力劲。它能使人们,人人都欢畅,人人都高兴。有时它又能,使人心悲伤,使人心惆怅……”诗歌又有各种各样的分类,举奢哲还从内容的角度对这些进行了简要的例举,有的诗写来颂赞君长,有的诗写来骂君长,有的诗写“当奴的痛苦,当君的骄横”,有的又把诗作为“相知的门径,传情的乐章”,等等,说明诗歌的功用确实不一般。但总的来说,诗歌主要是通过想象,也就是前面说到的假想和夸饰等手法,来达到“表情”和“达意”的目的。为了说明如何进行表情和达意,举奢哲通过例举一首例诗进行分析后指出:“写诗的人们,作歌的人们,一定要这样:事物写清楚,感情表达出。所以写诗歌,一定要抓住,抓住特点呀,浓墨描事象,重彩绘心谱。心情全表达,事物写清楚。”举奢哲还对诗歌的格律提出了要求。
首先是关于彝语诗歌的字句形式,他说:“一定要搞清,彝族的语文,多是五字句,七言却很少,三言也如此,九言同样是,也是少有的――五言占九成,其余十之一。”也就是说,彝语诗歌的句式主要是五言句式,这是符合事实的。
其次是彝语诗歌的音韵格律,他认为彝语诗歌哪怕是写历史的诗歌也要讲音韵格律,只是不同体裁的诗歌有不同的要求而已,有的是“一字三字扣,一字一字扣,一句四句扣”,有的则要求“单和单相押,双与双相对”,提出了彝语诗歌的押、对、扣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诗歌格律要求。
再次是关于彝语格律诗的篇章长短情况,指出彝语格律诗“也有八句的,也有九句的,也有十三句,也有十一句,也有十五句,也有十九句”,当然这里他要说明的是彝语诗歌的有长有短,都是要求讲究声韵格律,所以在写诗时,“韵律要牢记:上句押下句,五言对五言,七言对七言,九言对九言,三言对三言”。由于《彝族诗文论》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彝族古代文艺理论,因此举奢哲提出的“押”、“扣”、“对”等关于彝族诗歌的格律和“根”(“提起文字呀,如要问来历,根子长又长”)、“骨力”、“想象”、“假想”、“夸饰”、“表情”、“达意”等等范畴就具有元始初创的理论意义,对后来的彝族文艺理论影响很大。
举奢哲论故事写法关于故事的写作。举奢哲认为故事与诗歌有相同之处,就是可以凭借想象,进行假想、夸饰等来进行创作。但是故事也有故事本身的特点,“若是写故事,无论怎样写,须有六成呀――须有六成真,可有四成虚。这样才能把,人物写活起。”当然这个六成真和四成虚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比例,而是一个参照的指标,故而举奢哲对这个比例的另一种阐述是:“在写故事时,要把人写活,要把事写真,只要所写事,只要所写人,两种加起来,加来有七成,有了七成真,其余三成呢,你就可以呀,凭想来写成。”为什么要真假相伴、虚实结合呢?“因为要这样,把它讲出来――事情才生动,人物才逼真,话语才华美,故事才动听。”其实只要细加分析,我们便可以发现,举奢哲在这里要求要有六成真或者七成真的“故事”主要是指历史故事或者说历史小说,而不是普通意义上所编写的故事,虽然在多处举奢哲都用了“编”这个词。而编造的故事,只要做到“能够表现出,事件的真相,人物的活动,当时的环境……,故事的发展,人物的成长,事情的起因”,“事实要合理,人物要逼真”这些就够了。因此,举奢哲在谈到故事的题材的时候,还专门举例来说明如何写“虎”,这就说明他所要论述的不单是历史故事的写作,也包括一般故事的编写。所以他说:“所有世间事,生在大地上。世间的万物,都和故事呀,相依又相存。智者凭想象,写出好故事,写出动人语,流传在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