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如是说》,拿到这本书已经是二十多天后的8月31日,因为疫情。而一周前8月24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永远离开了人世,享年90岁。
读这本书,循着先生的思想轨迹,常常有醍醐罐体之感。
稻盛先生求学时期并不优秀,甚至大学还有不及格,毕业后,他所在企业,面临危机,他一头扎入科研,赢得企业生存。如何保持纯粹而强烈的愿望?稻盛先生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好像你一直走在两边都是悬崖峭壁狭窄的山脊之上,因为浓雾弥漫,看不清周围的景象,所以只能看着脚下一步步行走。”这实在是太神奇了,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在做事之前往往先预知风险所在,前怕狼,后怕虎,最终错失良机。而专注,“好事会迎面而来”。
当你对一件事足够认真,全宇宙都会为你让路。“对于想干的事,我会保持纯粹而强烈的愿望,这样的话愿望就会进入潜意识,接着我的行为,我的思考都会围绕潜意识中的愿望而动,相反只是运用脑细胞只进行逻辑思考”。
专注力,坚持下去,你就会惊艳众人。既想这么干又想那么干,还怀疑干不成,这样真的就干不成了。
打开人生境界大格局,单单是专注力,成就的仅是个人,“利他”才是上上策。
三年疫情,改变了太多人的生活方式与状态,后疫情时代,“利他”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疫情让很多企业挣扎在生存线上,发展更是妄谈;有一大批成年人跪趴在房贷车贷的路上,上有老下有小的沉重负荷下。为了挣钱,拼了命;不拼命,你就拼不过现实,赤裸裸的人间清醒。在这种背景之下,精致的利己主义被摆在很高的位置,并且堂而皇之,为了养家糊口。
恰恰是这样一种群体,越是想挣钱,越是挣不到钱;自以为是的小聪明个人英雄主义在兴风作浪,更是被搁浅在经济大潮的岸堤。认为“有钱就有底气,有钱就是爷”的短视利己,早晚在膨胀的利己主义下,崩溃。
大财富需要大格局,所谓小义小利,大义大利。越是急功近利,越是遥不可及。
稻盛先生的“利他”主义,需要的恰恰是大格局。他说,事业发展到一定高度,考虑更多的是为社会奉献,由此引发的“大利”结局是美好的。
当他60多岁时,创办第二电信时,定位是“降低国民通话费用”,初衷是美好的,然而垄断企业下的利益冲动下,迎面而来的困难重重。
“看看我吧,我60多岁了还到你们这里来点一碗乌冬面,陪大家的好友们全力以赴对自己的公司,你们是否有这样拼呢?”一番肺腑之言,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员工积极性的提升,并不是依靠物质刺激,因为依赖物质刺激,是没有止境的,还会引发嫉妒心,把人际关系弄糟。
“利他”主义精萃,是推行共同负责制,关注焦点同,参与到集体中来,从而让员工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工作的价值。这才是企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利他”做前提,结局收获个人幸福感与价值体现,最终“利己”;“利己”做前提,结局即便兴盛,也是暂时的,更谈不上社会奉献的高度了。
当你以“利他”为思想指导时,几乎没有不可成之事,切实扭转“弱肉强食”的局面,打开“共利共存”的新局面。
稻盛和夫,这一生一直是一部传奇,造就一个又一个的神话,而他身体力行的“利他”思想,还在人间盛传,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而这部传奇,适合所有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