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出自《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杰作。意思是形容广泛的阅读各种书,这样在做文章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不过如果我们只是需要写一些工作上的总结汇报,或者只想对时下的社会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那我们只需要《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的作者是布兰登•罗伊尔,他来自加拿大,曾经就读于著名的哈佛大学。他后来入职了一家考试培训机构——Kaplan,在职期间他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写了这么几本“小小的书”,分别是《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和《一本小小的金色语法书》,以及其他的著作。有趣的是,正如书名一样,写作书是红色的封面,逻辑书是蓝色的封面,语法书是金色的封面。
说回这《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布兰登用很简短的篇幅,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用了20条原则来教你写出一篇条理清晰,结构明确的好文章。这里的结构就像是人体内的骨架,支撑着整个文章的框架。风格更像是人体内的血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写作风格。而可读性可以理解为人的穿衣打扮,这说明第一印象很重要。
看到这里的你可能会说,20条原则也太多了,不要担心,我为你总结了以下这三个技巧,掌握了它们,你就能写出一篇好文章了。
1.搭建简单的框架
小学老师第一次教写作文,就跟我们说过文章的三大结构:开头、正文、结尾。这是最简单的文章结构,能搭建起这样的框架,你的文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果是在写高考作文,起码一个及格是跑不掉的。
我们知道,文章的开头需要有趣,能引起人的阅读兴趣。而结尾,可以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看法,最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可能有些职场上的报告都有其固定的模板,开头结尾都有它们固定的模式,那我们就重点来说说“正文”该怎么写?
像一些学术上的文章,或者工作上的报告,一般的格式都是采用“提出论点-论证分析-总结”这三步来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所以,如果你的开头是“提出论点”,结尾就是“总结”,那么正文就得是“论证分析”。
论证分析,是指用一些事实论据或者道理论据,来论证了你开头提出的观点。举个例子,你是一位美食评论家,文章开头你点明了一家餐厅的食物很好吃,那么中间你可以分析说明食物好吃在哪里?可以通过举例,如新鲜的食材、咸淡适宜的调味、过人的烹饪技巧,充分来说明餐厅食物的美味,进一步论证了你开头的论点——食物很好吃。
这样,有趣的开头,充分论证的正文,以及画龙点睛的结尾,一篇好文章的框架就这么搭建起来了。
2.使用贴切的举例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论证的时候举例,会让文章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那么,我们如何来举例呢?
我们再来看刚才“美食评论家”的例子,假如在正文举例论证的时候,说的是餐厅环境的清幽、厨房的整洁、周到的服务,这些例子,能让你觉得这家餐厅的食物很好吃吗?恐怕大家没办法信服,因为所有的例子都跟食物没有关系。所以,只有使用贴切的举例,才能有效地论证提出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注意的是,恰当的举例不要超过3-4个,三个最佳。因为,我们常说“事不过三”,太多就显得文章内容过于拖沓,反而给人印象不佳。
3.学会合理的排版
我们通过上面两个技巧,已经可以写出一篇有理有据,结构清晰的文章。但是,在你发表这篇文章之前,我们还得再做一步,那就是给它打扮一下,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就是给文章排版。如果你写的是工作报告,那么就按照公司的报告模板套用就行。如果是没有明确要求排版格式的文章,那就来看我们的第三个技巧——学会合理的排版。
如果详细来说,排版其实有很多窍门,不过我们只需要注意这三点:文字间距、突出重点、分类明确。
文字间距: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字与字的间距、行与行的间距、段落与段落的间距。间距太窄,文字密密麻麻,显得特别拥挤。间距过宽,空白太多,显得内容衔接不足。所以,注意调整好文字间距,可以找两个同事或者朋友帮你看看,避免自己看不出来。
突出重点:文章内容的重点部分,可以用加粗、加黑或者下划线等,来突出重点。
分类明确:使用小标题来拆分文章内容,使其条理分明。
这里提到的“突出重点”以及“分类明确”,如果还不清楚含义,可以看看我这篇文章的排版,都有用上这些技巧。
以上,就是我从《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得到的三个技巧,适合想快速入门写作之路的你,或者只想完成一篇完整工作报告的你。这本书篇幅简短,内容比较基础,可是实用性强。虽然在20条原则中,有几条原则不符合中文写作的我们,但是基础的关键性在于,只有打好基础,才有我们看到的高楼大厦。所以这篇文章,献给那些想要走上写作之路的你们,也包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