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条件下,教师自身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丰富自主发展理念,增强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发展意识
2018年,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培训第一届和第二届乡村青年教师学员近5万余人,共同提升核心素养,为其自主发展的提供动力和支持。线上听课,线下打卡,多种形式互动交流活动通过一线网线解决了乡村教师例来培训少,技能不能提高的困境。为乡村教师打开了看世界的窗。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教师在积累丰富的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方面有关知识的同时,应该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提高自身教育学生的“情商”,形成自身特有的学生观。教师要增强专业自主意识,主动将教育理论用于教育实践,从而推动自身专业核心能力的发展。任何行业的专业核心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内化习得的。教师在参与教育活动过程中,可以借鉴他人优异的专业发展模式、理念、方法,但是更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深入学习研究,努力增强自身的专业核心能力。新任教师应积极参加各项职前培训、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座谈会、校本课程研讨会等活动,潜心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积累教育经验,吸取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发展意识。成熟型和专业型教师由于工作年限较久,教育经验比较丰富,更容易忽视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发展与完善,长期依赖固化的教育模式,加之职业倦怠感增强和教育效能感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忽视了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再造,所以学校应积极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模式,不断丰富教师自主发展理念,增强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发展意识。
(二)合作与探究,加强教师自身寻求适合自己专业提升的平台和场域
从《教学勇气》各工作坊,到《勇气读书会》,教师的成长需要场域的力量。让具有共同背景乡村教师们相互联结,对自身认同和完整进行剖析性的叙事,发现生命不可摧毁的本质,选择天生我属,从而更加拥有自身认同和完整,及整体连通,在形成的场域内得到爱的滋养。当然,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慢慢过渡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提升。
教师在本单位内可自发形成以学科为单位的工作坊,顺应核心素养教育发展潮流,制定教师个人专业核心素养发展计划,相互鼓励参与不同类型的培训学习和叙事交流等。志同道合者在一起创造满意的现实,卓越教师由内而外自然散发爱,理解和感受合一,发出真言,抱团取暖;此外,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积极配合与支持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发展,为其付诸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从而推动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长效发展。
(三)参与教育实践与创新,加强教师自身发展的目标性
单位应鼓励教师参与信息技术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务必要重视教师专业核心素养的发展,将核心素养的内容融入教师教育过程中。例如,教师核心素养标准的确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等方面。某知名大学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基本思路是引导、推动、支持教师多样化和自主式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设计上凸显了分段、全方位特征,力求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中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教师专业发展资源体系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力求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资源支持;通过教师成长的“帮扶”机制建设,力求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实时咨询和帮助。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完成可以借鉴,并有效整合资源来为己服务,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诸多方面。
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参与教育实践与创新,及时了解掌握社会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学科和校本课程,细化自己在所执教学科核心能力发展标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发展自身的专业核心能力。是加强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的终极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任何管理都必须适应并尽力满足这种人性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同样需要自我实现。教师的自身发展离不开管理的基本运作,教师要遵守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等管理规则,这都有助于教师自我实现。教师在正确价值观的组织与引导下,不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与自我约束,更能从深层次促进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发展。一切外化的行为都不是主动的,只有内化的行为才能够真正持续地引导人的发展。
“价值引导与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管理模式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呈现出平等、尊重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核心能力的发挥,进而实现教育教学利益的最大化。建立“价值引导与自主管理”相统一的教师管理模式,旨在突出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发展的需求,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管理氛围,缓解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促进教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实现,从而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