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的敏感期
荷兰生物学家德弗利斯在一些动物身上发现了"敏感期",最著名的是蝴蝶幼虫的实验。幼虫最初几天不能吞噬大叶子,就只能吃树枝尖端的嫩叶,但是蝴蝶妈妈为了安全的隐蔽起来会把卵产在树干与树枝的交接处,那幼虫怎么去找适合自己的食物呢?原来幼虫对光很敏感,光可以吸引幼虫去树枝顶端,那里有正在发芽的树梢。惊人的是,一旦幼虫长大能吃较粗的食物,它的敏感期一过,它对光就不再敏感了,这种本能消失殆尽。与动物相似的是,儿童身上也存在着敏感期。
再观察一下蜜蜂:我们可能认为,任何一只雌性幼虫都有可能成为蜂王,然而蜂王只有一个。这时候,工蜂自然会选中其中的一只,来精心喂养。这只被选中的雌性幼虫将给予一种上等的蜂族特殊食品,这要求雌性幼虫必须要有一种贪吃的敏感性,否则就无法长成硕大的身躯,来胜任蜂王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雌性蜜蜂一定要在幼虫的时候被选中,如果等到它稍微长大,这只雌蜂便失去了贪吃的敏感性,它的身体自然也不会长成我们见到的蜂王那样的身躯了。它也将因此无法胜任蜂王的职位。
与昆虫相比,孩子体内同样含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敏感性,因此使他不时做出让大人无法理解的令人惊讶的举动。如果孩子失去了这种敏感性,必将造成性格上的软弱和对周围事物丧失热情。这个时候,作为父母如果不能顺应孩子的敏感期进行指令行事,那就很有可能损害孩子的这种上天赐予的敏感本能,孩子将因此而错过一次战胜他人和自己的先天机会。
刚出生的宝宝对光感非常敏感,这时宝宝需要适应白天和晚上的光线差异,所以白天要拉开窗帘,晚上要关灯睡觉,让宝宝适应自然的光线变化。可以给宝宝多看黑白图。
新生儿对光线的反差非常敏感,有时候他能盯着妈妈的脸呢,如果妈妈把手或奶瓶在婴儿的眼前晃动,他会眨一下眼,这叫瞬目反射,表明婴儿有视觉。当视野中出现水平方向缓慢移动的光线,他偶尔也会追视。
当宝宝2-3月时,每当爸爸妈妈来到婴儿的身边,只要他醒着,就会目不转睛地盯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眼球的闪动,面部形成的明暗线条特征,都给他留下深深的印象。3个月时,他的眼睛差不多能像成人那样聚焦了。 他开始能够区分出红绿色了。
孩子在来到世界的最初这段时期,真的是非常辛苦,从完全的黑暗中开始,感觉到了外界的光,但是天黑的时候,光亮越来越弱,仿佛又回到了黑暗中,恐惧不安随之加剧。在ta晚上最不安的那段时间,每次把睡着的ta小心放下,轻轻关上台灯,突如其来的黑暗都会惊动她,有时是紧张地扭动有时干脆就放声大哭,在ta模糊的意识中,光就代表着生命的开始。这就是ta对光的敏感期。
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对光如此痴迷。这究竟是种什么感觉呢?在黑暗的隧道尽头,一个光点出现了。因为在黑暗中,这个光点显得格外奇妙、明亮和有意义。光点逐渐变大,但它依然在黑暗中,强烈的光明与黑暗的对比,使得这一点光充满了意义。直到光明完全吞噬黑暗,就好像一下子扑进光的怀抱中,光明包围了你。你到家了,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对光的敏感期过去了。
大部分的中国爸爸妈妈不知道,在幼儿出生以后,有一个光的敏感期,如果这个敏感期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幼儿失明。
在现代医学史上,有个意大利小男孩托蒂有一双十分奇异的眼睛。主要他有一双让当时所有顶级的眼科医生都困惑的眼睛,多次眼科专家集中会诊,都诊断他的眼睛生理并无任何问题,但是小托蒂就是看不见。
经过仔细研究才发现,问题不出现在孩子的眼球上,而是因为孩子刚出生时,眼睛受到了感染,医生直接对其眼睛进行包扎处理,包扎两个星期后,感染治疗好了,但是孩子的眼睛却因为耽误了刚出生时大脑的发育关键期看不见了。小托蒂的眼睛被缠住后,由于长期接收不到外界信息,为眼睛提供大脑神经元衰退,他的大脑因为长时间没有从这只眼睛接收任何外界信息,就以为它瞎了,于是本来该为它工作的大脑神经组织也随之"策略转移"了。所以即使孩子的眼球没有生理性损伤,也会失明。这个研究结果随即在各种动物身上尝试,发现确实是事实。都严厉履行着"用进废退"的规律。
哈佛大学有两位学者对视觉敏感期非常感兴趣,他们发现了一个一只眼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孩子,在做了白内障手术后仍然不能复明,然后他们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同时把一只新生的小猫和成年的猫的眼皮缝上,试验的结果是这样的:小猫的眼睛永久的失明,而成年猫的眼睛依旧。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小猫脑内负责处理那只眼睛的信息的神经元因为没有了刺激,不能和其他神经元链接。或者说负责处理失明的这只眼睛,视觉信息的神经元即使和其他神经元建立了链接,也只是帮助另一只眼睛传递视觉信息。
小托蒂的悲剧在于错过了眼睛受光的敏感期。经验证明在各个敏感期,如果儿童受到干扰和阻碍,不能正常使用他们的身体的各种功能,相关的功能就会丧失。不能使用鼻子,鼻子就会失嗅,不使用耳朵,耳朵就会失聪;不使用眼睛,眼睛就会失明。生命的器官严格执行者“用进废退”的原则。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当婴儿开始使用口和手,不停地吃手或者看见什么都往嘴里塞,我们成人总是时刻干扰着孩子的行为。随着幼儿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成人的干涉就越来越多。当儿童开始使用他自己的意志和思维时,成人的干涉就会更厉害。试想儿童不能自己思想,不能使用自己的意志,那意味着对内在生命力量的压制和抹杀。
二,印刻现象
印刻,一个神奇的心理学现象
印刻现象(imprinting)是在对动物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的,是指刚获得生命不久的小动物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的现象。
心理学家洛伦兹用孵化器孵化了一窝鹅蛋,小鹅孵化出来后,第一眼看见的活动对象就是洛伦兹,以后就总是跟在洛伦兹的身后,洛伦兹走到哪,小鹅就跟到哪里,甚至在见到它们真正的母亲鹅妈妈时也不理不睬,在受到惊吓时,他们也总是向洛伦兹跑去。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小鸡、小鸟等辨认自己母亲和同类,都是通过这一过程实现的,而且这一现象在其他哺乳动物身上也有所发现。一般来说,小鸡、小鸭的"母亲印刻"的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而小狗的"母亲印刻"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3~7周。研究还发现动物在关键期内,不仅可以对自己的妈妈发生"母亲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妈妈在小动物出生后不久就离开的话,它们也可以对其他动物发生"母亲印刻"。这就是小鹅为什么会追随洛伦兹的原因。
洛沦兹把这种现象叫做“印刻“(Stereotype)。洛伦兹认为许多动物都有印刻现象。而且人类也有印刻。洛伦兹把在人类婴幼儿时期“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形成的印刻行为可以作为动物的习性保存下来,并且是不可逆的,即一旦形成就不能修正和还原。如上述小鸭子本应追随妈妈的印刻过程遭到阻碍和中断,母亲与幼小动物就不会相互认识。
关键期不但存在于动物身上,人类也有类似的印刻现象。发展心理学家将动物的关键期概念引入儿童学习行为的研究领域,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同样存在关键期。如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期间,个体对语言的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在洛伦兹提出“关键期"的概念不久,人们很快就在儿童发展的事实中找到了关键期存在的证据。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一队前往印度考察的科学家在印度发现了两个“狼孩",那是在幼年时被狼偷去的两个人类婴儿。其中一个两岁左右,另外一个大约是六岁。两个孩子由于和狼生活在一起,学到的完全是狼的习性,比如四肢爬行,吃生肉,白天睡觉晚上出行,发出象狼那样的吼叫等。科学家把这两个“狼孩“带回了英国,小狼孩不久就因为生病去世了,大狼孩一直在英国一个孤儿院里生活了十年,之后也因为生病去世了。那么,我们来看看在狼群里生活了六年而在人类社会里生活了十年的这个狼孩的发展情况,她究竟是受狼的影响多一些还是受人类的影响多一些呢?
在英国生活,我们首先是教“狼孩“直立行走,但是对这个狼孩的记录描述说,她直到十六岁的时候仍然走起来左右摇晃,不象我们一般的人走起来那么稳健自如;然后我们还教狼孩穿衣服吃熟肉用刀叉,以及晚上睡觉白天活动等人类的生活习惯,记录说狼孩在英国生活了很久之后仍然会半夜起来,到冰箱或垃圾桶找生肉吃;我们当然还教狼孩说话认字算术,可是直到十六岁,狼孩也只能说一些非常简单的句子,而且还经常不连贯,认字算术都很差,心理学家估计她的智商大概相当于正常儿童三岁的水平。狼孩的例子使科学家们相信,六岁前显然是动作、生活习惯、言语、智能等学习的关键期,六岁前成长的环境对人的一生有着深刻的无法改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