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的时间,把《曾国藩》三部曲看完了。看完之后的感觉就是:历史总会挑选最有利自己的言论,而不会在意个人有血有肉的生活,历史看的是那一刻的结果,而不是结果形成的过程。而读传记,至少能把一个人还原部分,而不是冷冰冰的结果。
读这套书之前,我想:了解曾国藩一生的事迹,特别验证我曾经在历史书中被形成的那些观点是否正确;了解曾国藩是如何做到自省自律且如何每日如何实施自省自律,并择适合自己的部分融入到自己的个人成长体系中;在国家大势已去的王朝中,一个个体。
读完,我想对于曾国藩的人生轨迹是有一定了解。曾国藩真如我在网络零零碎碎知道的,不聪明,很勤奋,很自律,行事谨慎,有谋略,有大家族风范,对弟弟们,儿子们,女儿们悉心教导,有大家长风范,对朝廷忠心忠诚。在他创建湘军与太平军交战的过程中,他有猛有谋有运气,几次差点被太平军围攻,抱着必死之心写好遗嘱,确逢凶化吉,安然度过。一个文官,赤手空拳,最后将湘军发展壮大,独当一面,在将太平军评判之后,认清时局,迫不得已忍痛将湘军解散;解散后,又临危受命,平息叛乱,至此曾国藩成功之势一直走下坡路至病逝,在天津事变,曾国藩被朝廷派去处理,并签订不平等协议,名声变的狼藉,从那时起,曾国藩开始背上卖国贼的罪名。从书中了解,一路走来,曾国藩深思熟虑,最终逃不过王朝衰落带给他的无奈名声。
书中,零零碎碎了解都曾国藩的起居作息,生活习惯等,可以从这些只言片语了解到,曾国藩之所以能够从一介书生,慢慢成长,最后位居两江总督,这里面和他的自省自律分不开。曾国藩,我归纳的成功要素,有如下几点:
1.自省自律
自省自律是曾国藩最明显的标签,书中处处可见这个中堂大人的自省,无论事情大小,在发生之前及之后,曾国藩都会深刻反思并及时调整,从来不因自己高局政位,狂妄自大。他不仅自己反思,身边亲信商讨。每逢大事,需要做决断,他都会点上一只香,坐定思考,而不是茫下结论。不仅自省,曾国藩也相当自律,每日早起,练字,读史,对自己的作息行动行成规范,只要不生病,即按照此规范来,从不例外。即使在战争激烈甚至性命忧关之时,他也谨遵行事起居之则。
2.识才记恩
曾国藩很惜才,更可贵的是他更识才。他有一套自己的识人识才的标准,且准确率颇高,用俗一点的话讲就是“看人很毒”,只要入他法眼的人才,他必定重用,其实一开始他对自己身边的人不重要,后面湘军在湖南待不下去,曾国藩老父正好病逝,在守制的两年时间,曾国藩将湘军建立过程深入反思,结合史例,出山后开始对身边的人重用重赏。其中李鸿章的一路成长,少不了曾国藩的提点。
曾国藩很记恩,在他仕途、生活中对他有恩之人,他一一铭记,即使在恩人们仕途凋零之后,他同理对待,铭记恩情。
3.度势
比记恩更厉害的是,曾国藩度势的能力很厉害。朝廷里肃清曾经有恩于他,但他结合史诗看到此人的野心及朝廷的态度,硬是没有与他有任何来往,也不曾写感谢信,后面此人东窗事发,与他联系之人一并受牵连,曾国藩不降反升。
在湘军平定太平军,曾国藩同样度势,将湘军解散,只留三万水军;在天津案后,曾国藩对朝廷失去信心,也看到洋人国的厉害,积极促使有志之士引进外国枪炮,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予钱财的支持。同时积极听取有志之士的建议,派童子出国学习。另外积极支持李鸿章的水军建设。
对一个别人严重迂腐之人,有如此度势能力,怪不得越来越多的后人佩服曾国藩。
4.爱家
即使政务忙,曾国藩从未懈怠家族长者的责任,上至父母,下至家族宗亲及弟弟,儿子女儿,甚至家族的姑婆妯娌,他都一一教导,给予任务,家书不断。影响最深刻的是,他与儿子谈读书,谓之读书看、读、写、作缺一不可,与儿子一一道来。不仅对至亲如此,对带门生及下属,曾国藩也不曾懈怠教导之责。
5.自识
曾国藩很有自识之明,他始终认清自己的位置,不曾逾越,效忠朝廷。特别是在他即将逝去的一段时间,他反思自己的一生,及湘军的成绩,清朝的未来,自识湘军与自己的成就,乃是太平天国内部溃败而成,自己的无奈有一部分也在于清朝气数将尽。
看完这套书,对曾国藩有了更深的敬意,剖去历史的因素,曾国藩值得敬佩,值得学习。